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关于印发《汉中市汉台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汉中市汉台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各分局,直属事业单位:

《汉中市汉台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0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

202495

(此件公开发布)


汉中市汉台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0年)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新时期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和美丽汉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

202372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汉中考察,就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文物保护活化、发挥博物馆作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汉江流域湿地保护、生态公园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就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建设生态城市等提出殷切希望,提出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汉台区南依汉江,北偎秦岭余脉天台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近年来,汉台区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按照国家、陕西省和汉中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紧盯“建设首善区,提升首位度,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当先锋、走前列,打造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战略定位,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绿色低碳为主线,建设生态城市,有力地提升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等多项荣誉。迈上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汉台区将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汉台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书写崭新答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更高水平推进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汉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现组织编制《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42030年)》。本规划是汉台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也是落实党中央和陕西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方案,对于协同推动汉台区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一)建设基础

1.区域特征。

区域中心城市。地理区位上,汉台区位于关中平原、成渝、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交汇处,是陕西南大门汉中市的中心城区。交通便捷,是自北向南进入四川的重要交通节点。东连城固县以洪沟河为界,东南、南、西南临汉水,与南郑区隔江相望,西、西北隔褒河与勉县相邻,北靠天台山与留坝县接壤。区域地理四至为北纬33°02~33°22′,东经106°51~107°10′,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总面积549.08平方公里,占汉中市总面积的1.9%,陕西省总面积的0.021%

生态地位突出。汉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汉江北岸,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有“天然植物基因库”和“天然药库”之称,被公认为“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国家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生态屏障战略地位突出。2023年,汉台区全区优良天数315天。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比例100%20242月,成功创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传承汉风古韵。汉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汉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汉台区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紧抓汉文化、历史名城文化、秦巴风情文化、栈道文化、道教文化、古褒国文化、汉水女神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元素为深度体验的内涵元素,着力打造“全域全景”文化休闲度假目的地、“汉人老家”文化旅游目的地。

循环经济发展。2022年汉台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简称GDP4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5.0%37.7%57.3%。全面增强绿色动能,发展“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三大支柱制造业。2022年汉台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582元。

2.建设基础。

1)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全面落实。汉台区区委、区政府积极部署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20212023年,区委、区政府先后多次召开常务会,专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部署生态环保工作,印发了《汉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和《汉台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20212023年,汉台区未被列入中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各项环保督察问题均按照要求有序整改。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了领导干部自然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探索性工作,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连续三年达到20%以上。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实现了生态建设和保护从“软约束”向“硬指标”转变。

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深入贯彻省市总河湖长令及总河湖长会议精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召开总河湖长会议、颁发总河湖长令、印发工作要点、分解重点任务、开展专项行动。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面实施排污许可管理,全面落实《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强化排污许可“一证式”监管,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覆盖率100%,生态环境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环境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突发环境事件连续6年保持零记录。20245月,编制印发《汉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前瞻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2)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聚焦重点问题,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汉台区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提高。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的作用,扎实开展“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积极组建“执法蓝”“河小青”“志愿红”三支队伍,全面做好水源检测监测、河道疏浚管护、河湖修复涵养等工作,不断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汉江、褒河水质状况均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东、西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系统发力、综合施策,推进大气环境治理持续改善。修订《汉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印发了《汉台区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7年)》。深化关键领域治理,从燃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控、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管控、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方面着手,开展精细化防控。20212023年,PM2.5分别为浓度35μg/m333μg/m335μg/m3,均完成了汉中市的考核任务。2023年,汉台区环境空气治理优良率86.3%。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全区土壤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持续巩固提升,2023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97.05%,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全部安全处置,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连续三年达到100%,环境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近三年来辖区内无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加大生态投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秦岭生态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林(山)长制全面推行,“青山”联合执法、“绿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土地违法和秦岭“五乱”整治成效显著,依法管山治山和土地管理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20212023年均未有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重点问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三年保持稳定,2022年为51.68。整合创建资源,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多元化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2020年以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约9.16亿元,实施了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恢复治理、燃煤锅炉改造、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汉江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保障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同时,将节能减排、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国土增绿行动,持续推进封山育林、森林抚育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无人为引进外来物种的情况。

3)生态空间格局不断优化。

2023年在全省率先出台《汉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整合汉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心、汉台区林业工作中心等4个机构,组建成立了汉中市汉台区秦岭生态保护中心,先后出台了《汉合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汉合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等因素,高质量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勘界立标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等工作。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完善秦岭生态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科学规划城镇区域、农业生产、生态旅游和禁止开发等生态空间,全力保护青山绿水。建立健全了秦岭生态保护“综合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细化差别化生态环境目标、管控措施,设立相应的准入条件,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关,扎实推进生态空间格局优化。

4)生态经济实现蓬勃发展。

推进工业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汉台区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抓手,加快构建具有汉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退城入园、腾笼换鸟、内涵式增长三条路径,不断引导41户规上企业、594户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围绕区本级3大主导产业、经开区和航开区5条产业链条,协同开展“工业大招商”,引导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项目入园发展,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统筹布局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争取更多链主型、补链型企业落户汉台。抓好产城融合,积极发展都市轻工业,探索轻生产、低噪音企业“工业上楼”,为产业项目落地释放空间。立足资源禀赋,全力增添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2023年区本级工业投资同比增长为11%。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秦创原汉台分中心建成投用,汉中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汉中菜篮子。汉台区积极谋划“一区三带五板块”(一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带:南部沿江蔬菜产业带、中部优质粮油产业带、北部特色果品产业带;五板块:畜禽养殖板块、现代渔业板块、食用菌板块、花卉板块、中药材板块)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以城郊农业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布局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农耕休闲等乡村产业新业态,建成龙江梧凤设施蔬菜示范园大力发展以粮油种植为基础,畜禽、蔬菜、柑橘、水产等为主导产业的重要农产品供给基地。接续实施城郊农业“三年行动”,以“五个农业”为发展路径,壮大北部果品、中部粮油、南部蔬菜3大产业带,抓好粮油田间管理,组建6支农技小分队,紧盯在田7.36万亩小麦和8.4万亩油菜,做好追肥,落实好小麦“一喷三防”和油菜“一促四防”等关键措施,油菜、小麦长势优于同期;抓好“菜篮子”安全生产,推进300亩设施蔬菜改造提升,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提档升级和农民稳定增收。2023年建成梧凤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芦坝智能蔬菜育苗中心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区新发展设施蔬菜2000亩、食用菌400万袋,新增稻渔综合种养4200亩,改良橘园5000亩,成功创建陕南首家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全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突破1000户,认定“五个农业”市级示范基地4个、农旅融合示范点7个,“两品一标”农产品达到9个,实现村村有电商农产品全覆盖。

传承汉风古韵,打造文化旅游中心。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不断优化“文化+”“运动+”“旅游+”等模式,以建设旅游消费中心和综合旅游购物中心为总抓手,加强对“两汉三国”文化挖掘研究、传承活化、展示利用,精心规划旅游线路,将历史遗存、风景名胜、生态资源串珠成链。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创建工作,汉中市智慧汉台数字经济产业园成功认定市级文化产业园基地,兴汉生态旅游文化区、天汉文化产业园成功认定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汉风古韵·传奇夜”文旅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82场,建成投用百川电商等数字经济项目3个、北大街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加快建设西郊记忆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孵化园等文体项目,打造丁字街等网红打卡点5个、杨家山民宿等农旅融合项目3个。

5)生态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坚定生态理念,共建共守美丽家园。汉台区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组织专题培训,网络学习,强化领导干部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知,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人数比例达到100%。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横幅、广告和标语等媒体宣传渠道,深入开展生态环保“六进”宣传活动,组织“6·5”世界环境日、“科技之春”送法下基层、“保护大秦岭、爱护母亲河”等大型主题活动,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及成果等,全区干群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全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和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形成了节能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推进城市更新,不断提升宜居品质。汉台区深入实施1331”战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提质行动,扎实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等,补齐城镇功能短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兼顾城市的“面子”与“里子”,汉台区把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切入点,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人行道透水铺装等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度和承载力。把城市更新行动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2024年“4111+N”项目开工386个,20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完成虎桥路、望江路路面及排水设施改造提升,排查疏浚管网339公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有效提升。20212023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稳定保持100%。此外,汉台区对城市边角地、裸露地、道路节点、路头转角等空间进行摸排选点建设口袋公园,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目标,将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海绵城市等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共建设口袋公园22个,让市民在不经意间邂逅美丽街角风景。

强化环境整治,描绘乡村振兴最美底色。汉台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切入点,深化“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稳步推进环境乱象整治和提质增绿添彩,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2年,印发《汉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垃圾和污水治理三项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亮化、美化,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扎实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制定《汉台区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0),梯次开展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212023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为61.22%64.63%70.75%,保持逐年提升。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2023年农膜回收利用率为8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32%,建立了规模以下畜禽粪污集中收运利用体系。

(二)存在问题与机遇挑战

1.存在问题。

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仍有改善空间。大气污染防治依然严峻,PM2.5浓度、O3受沙尘天气影响达标稳定性不足。水环境持续改善任务艰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仍有提升空间;城区雨污分流尚未完全完成,汉江入河排污口尚未彻底整治。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建设用地土壤调查、评估及管控工作基础薄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维存在短板。自然保护地中风景名胜区与森林公园存在重叠部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与石门水源地保护区存在重叠部分,河湖水域岸线确权划定和规划编制工作有部分未完成,河流河道“四乱”并未彻底解决,执法力量薄弱。

生态经济体系尚不健全。近年来汉中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但在统筹秦岭、汉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创新汉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在将新型城镇化、乡村生态振兴、“双碳”战略与美丽中国战略融合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方面仍有提升潜力;在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创新和“人民城市”建设引领方面,缺乏对典型案例重点发掘培育和体制机制创新,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实践贡献不足。在发展清洁能源、生态农业(农村秸秆资源化、化肥减量化等)、园区低碳化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不深不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尚不健全。

生态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近年来,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逐渐加快,考核体系、顶层设计逐步建立,但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仍需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监管闭环需进一步构建。生态产品交易的经营开发机制、市场机制仍较初步,自然资源资产负面清单尚未完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健全仍需加快步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相关制度尚不够健全;尚未形成政府与市场、公众良好分工的体制机制,环境经济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在生态环境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流域生态补偿等制度仍然需要探索建立;金融、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投资的机制尚未形成等。符合汉台区实际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和模式需要较长时间的探索才能充分建立。

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较弱。生态文明培训队伍仍需丰富。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不断深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环保铁军的专业素养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需要建立一支由涵盖生态系统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制度等各个领域的生态文明培训队伍,不断加强汉台区生态环保铁军的业务水平。同时,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够,目前汉台区尚未建立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加强学校教育、危废处置中心、生活垃圾处置利用中心、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全民氛围仍需加强,汉台区文化资源众多,但传统文化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合力度不够,群众参与互动较少,全民共建的生态文明氛围仍需进一步形成。

2.面临机遇。

美丽中国建设和党的二十大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系统阐述了我国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对新阶段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期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政治动员和战略部署,美丽中国建设迈入了新征程。汉台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排头兵,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深化结构调整,实施全面节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生态保护修复,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助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实施,使得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至国家战略。国家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实施、重点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有助于发挥汉台区在汉江流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围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高汉台区在区域中心城市中的首位度,进一步打造美丽、畅通、创新、幸福、开放、活力的生态经济带。陕西省政府将汉中市确立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战略,为汉台区绿色循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政策保障。大力发展南部沿江循环经济带、中部乡村振兴示范带、北部生态保护旅游带,依托汉台区科创资源优势、产业聚集优势、文化资源优势,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等循环型产业体系已稳定形成,有利于全区快速完善循环产业体系、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和资源能源消耗,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高位推动为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注能。汉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三市”建设的重要抓手,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发挥生态比较优势,坚持“三生融合”发展道路,聚力推进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制度五大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两山两江”保护与开发模式,推进生态保护系统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努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汉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全力打造“四区”,不断提高汉台在区域中心城市中的首位度,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完善生态制度体系,打造“四个在汉中”样板区,建设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态文明深度融合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汉台区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3.未来挑战。

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更加趋紧。“十四五”是汉台区城镇化加速向高水平阶段迈进的关键时期,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依然旺盛,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任务将更加艰巨。随着经开区、滨江新区、兴汉新区的发展,汉台发展空间被压缩,土地、能源、生态环境刚性约束趋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深入实施,秦岭区域项目准入清单出台,汉台产业发展门类受到限制,项目建设约束条件增多,对汉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要求,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的局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压力逐步增大,如何在维护生态屏障的基础上加快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对汉台区是重要的现实挑战。

减污降碳任务艰巨。“十四五”时期汉台区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占据较大比例,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仍然存在,传统产业仍占重要地位,结构性、布局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状况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变。在此形势下,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将呈继续增长的态势,“十四五”时期国家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减排成效的考核内容。汉台区“十四五”期间污染减排工作缺少大项目支撑,工业点源治理已无潜力可挖,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缺乏有效控制和削减手段,污染减排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别是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2030年前碳达峰要求,需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低碳调整,推进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时间紧、任务重。

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支撑要素不足。汉台区生态环境质量好,空气优良天数多,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资源优势较为明显,水资源、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坚实基础。然而,由于缺乏经济发展要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欠账,科学、人才、技术、信息等软实力不足,生态经济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利用已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推动“三生融合”对汉台区是一个挑战。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建设首善区,提升首位度,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当先锋、走前列,打造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战略定位,按照“核心引领、东扩发展、四区协同”的发展布局,深化和发展汉台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胸怀“国之大者”,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和汉江守护者,站在人与自然和谐高度谋划汉台发展,锚定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将汉台区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示范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人民满意的生态宜居“幸福园”。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推动汉台区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和全国前列,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发挥汉台区生态优势,守护好国家优质水资源宝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加快生产体系、生活模式绿色转型,把“绿色+”融入汉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领域,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将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城市更新、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双碳”战略实施过程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着力补齐服务群众生活的短板弱项,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人文品质、强化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有效衔接,塑造可观“外在美”,提升可感“内在美”,高水平建成富强活力、幸福宜居、平安和谐的新汉台。

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系统研判汉台区战略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形势、山水自然资源、历史人文底蕴,梳理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位和战略布局,从历史和战略高度设置汉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任务,强化规划引领作用,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以创促建,营造示范效应,切实彰显汉台区自然山水、人居风貌、特色文化、经济转型的生态文明建设特色。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展现秦岭汉江山水魅力,打造汉文化传播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

4.多方参与,制度保障。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生态利民,不断健全和发展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位一体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新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共享共治,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多渠道引入社会公众参与决策。全力推动汉台区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强化高效能治理。

(三)规划范围和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汉台区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包括7个镇8个街道,分别为铺镇、武乡、河东店、宗营、汉王、老君、徐望7个镇,北关、东关、东大街、汉中路、中山街、七里、龙江、鑫源8个街道,国土总面积549.0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23年,规划期限为20242030年,分为2个阶段:

  期:20242026年,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阶段;

中远期:20272030年,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拓展阶段。

(四)战略定位

围绕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落实市级“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战略定位,强化市级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建设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为统领,全力提高汉台区在区域中心城市中的首位度,强调生态农业的高水平保护与利用、城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秦岭南麓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水源涵养区、陕甘川渝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陕南都市农业示范区、宜居康养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秦岭南麓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重要水源涵养区。科学实施流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利用等规划,加强秦岭山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加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秦岭河流水源地保护,畅通褒河、青沙河、文庙河、黎家河汉王河等北通秦岭、南联汉江的水系生态廊道,确保优越的秦岭生态得到永续保护,为全省开展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汉台样板。

陕甘川渝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强区。围绕市级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落实“汉——南——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入汉台高质量发展转型,围绕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经济首位度进一步提升,打造全市经济、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把汉台区建设为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融入汉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合作通廊,打造陕南高质量发展活力中心。结合平川、浅丘等地理地貌特征,形成都市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品牌。依托宗营、武乡、徐望、汉王等镇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打造陕南都市农业示范区。

宜居康养和汉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栈道文化、道教文化、古褒国文化、汉水女神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内涵,健全文化资源保护体系。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以秦岭、汉江、田园为生态环境基底,统筹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发展文化旅游和生态康养产业,促进城镇功能完善和能级提升,提高城镇宜居宜业水平。不断挖掘汉文化资源的生态文明建设现代价值,实现汉江流域文化传承和现代价值与意义的再升华,丰富和完善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五)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汉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汉台区委区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更加有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谋划和发展生态文明重大工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保障和目标责任落实方面实现重大提升,形成先进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集约节约的生态经济体系,和谐安全的生态安全体系,高效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高度谋划汉台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汉台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巩固。到2030年,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美丽汉台底色和成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显著增强,生态城市和美丽汉台基本建成,汉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和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形成历史文化深邃、生态区位和功能突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汉台样板,在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中当好主力军、走在最前列,为实现美丽中国贡献汉台力量。

2.阶段性目标。

近期(20242026年):到2026年,汉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维度领跑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普及,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明显提高,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排头兵,生态城市和美丽汉台建设取得坚实进步。建设指标稳定达到并超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要求,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生态文明制度不断完善。汉台区委区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更加有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家和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稳定在30%左右,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大力推进环境信息公开。构建具有汉台特色的中心城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绿色高质量发展机制、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为突破点,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有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空气质量全面改善,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以汉江生态修复为重点,1个国控、1个省控和1个市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森林面积稳定在23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2.45%

——生态空间格局逐步优化。开展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严守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主要河道自然岸线比例稳中有升,自然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整改率稳定保持100%,生态质量指数稳定改善,全面掌握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水平。开发强度满足总规控制要求,区域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总体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产业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以装备制造、绿色食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一步拓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和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生态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色消费、节能办公、低碳出行理念深入人心,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格局基本形成,生活方式更加绿色生态。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程度不断提升。深度挖掘两汉三国、生态文化资源,打造成引领“四个在汉中”的示范样板和高地。

远期(20262030年):到2030年,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美丽汉台建设的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动力机制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价值实现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保持主城区前列,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在新时代更高起点不断建设和巩固长江流域文化传承与生态文化价值升华示范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和经济强区,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成为全国山水相间、精致秀美的中型城市标杆。

(六)建设指标

根据国家和陕西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建设指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环办生态〔20244号),结合汉台区实际,从目标责任、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制度5大体系,制定目标责任落实、环境质量改善、生态质量提升、生态环境风险防范、节能减排降碳增效、资源节约集约、全民共建共享、体制机制保障8大任务,确定汉台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指标体系,共设置25项考核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9项、参考性指标6项。经评估,25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已全部达标(表21)。

21 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现状及规划目标

领域

任务

序号

单位

指标值

现状值(2023年)

规划目标

达标情况

2026年

2030年

目标责任

(一)目标责任落实

1.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20

31

≥30

≥30

达标

2.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

建立

建立

建立

达标

3.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开展

开展

开展

开展

达标

生态安全

(二)环境质量改善

4.

PM2.5浓度

μg/m3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且保持稳定或持续下降

35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达标

5.

水环境质量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且保持稳定或持续提高

100

100

100

达标

县城污水处理率

≥95

97.87

98

98

达标

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率

100

100

100

100

达标

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

100

100

100

100

达标

(三)生态质量提升

6.

区域生态保护监管

生态质量指数(EQI)

△EQI>—1

0.35

△EQI>—1

△EQI>—1

达标

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整改率

%

100

100

100

100

达标

生物多样性调查

开展

开展

开展

开展

达标

7.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森林覆盖率*

%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32.45(2022年值)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达标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0.56(2022年值)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达标

(四)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8.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93

97.05

98

≥93

达标

9.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有效保障

有效保障

有效保障

有效保障

达标

10.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

有效开展

有效开展

有效开展

有效开展

达标

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

建立

建立

建立

达标

生态经济

(五)节能减排降碳增效

12.

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比例

%

≥80

无新增或未更新公共汽车

100

100

达标

(六)资源节约集约

1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

42

完成考核任务

完成考核任务

达标

14.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

0.5334

完成考核任务

完成考核任务

达标

15.

农膜回收率*

%

≥85

86

87

88

达标

1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100

100

100

达标

生态文化

(七)全民共建共享

17.

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程度

%

≥90

97.07

≥90

≥90

达标

18.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100

100

100

100

达标

生态文明制度

(八)体制机制保障

19.

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

%

100

100

100

100

达标

参考性指标

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

%

中西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东部地区:≥60;中西部其他地区、东北地区:≥30

70.75

≥71

≥71

达标

2.

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且保持稳定或持续提高

92.6

95

95

达标

3.

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

%

持续下降

9.10

持续下降

持续下降

达标

4.

河湖岸线保护率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

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

达标

5.

规模以下畜禽粪污集中收运利用体系

建立

建立

建立

建立

达标

6.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g/kg

保持稳定或有所提高

22.5

有所提高

有所提高

达标

三、规划重点任务

(一)落实目标责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1.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实绩考核制度。

适当优化和调整当前汉台区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断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和实绩的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突出生态文明相关内容,重点考核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等方面情况。同时探索试点将考核结果作为区域资金投入、项目审批和政策扶持的参考依据,用考核奖惩机制激励引导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开展,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到2026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稳定在30%左右。

2.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

完善并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将领导干部的任期工作成效与自然资源资产保护状况直接挂钩,重点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执行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情况、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情况、组织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管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等内容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3.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和损害赔偿解决途径,推动案例实践,让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健全企业的环保失信追责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机制,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与司法紧密衔接,推进环境资源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规定,建立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难题。

4.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落实中央、市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健全环境违法行为发现处置机制,完善排查、交办、核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工作模式,严格督察整改。加强督察问责、督察督办、台账建立、核查验收、尽责免责等相关配套制度规定和实施办法制定落实。加大重点问题、重点区域督察力度,以暗访督察、随机抽查、交叉检查、有奖举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重点围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减污降碳、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方面违规违法问题,实行销号办结制,限期整改,动态监管,实现督察督办常态长效。

5.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责任体系。

区委区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更加有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谋划和发展生态文明重大工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保障和统筹协调方面实现重大提升,不断探索建立符合汉台区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责任制度。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按照《汉台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细化夯实汉台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统筹协调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在处理具体生态环境问题时,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问责力度,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问责、终身追责”的制度落到实处。

(二)突出综合治理,筑牢汉江源头生态安全

1.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维护生态安全格局。

1)严格生态环境分局管控。

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依据《汉中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符合区级精细化管理要求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异化环境管控和准入要求。集成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形成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管控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人员培训和硬件平台支撑能力建设。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秦岭保护和汉江流域治理为重点,强化分类管控、持续整治,深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实施差异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将“三线一单”确定的环境管控单元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方面的管控要求,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准入、区域环境管理及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的重要依据,与国土空间规划及各行业发展规划充分衔接,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执法监管等过程中做好应用。强化与规划环评、区域评估、项目环评的深度融合,对环评文件中“三线一单”符合性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推进“三线一单”与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成果衔接,配合汉中市完成“三线一单”成果动态更新。

2)优化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强落实汉中市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地,强化秦岭山地、汉江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的整体保护,提升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汉江、褒河水系为骨架,加强生态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一屏、两带、四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屏”指秦岭生态屏障。加强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有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加快构筑坚实稳固、支撑有力的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两带”指汉江、褒河—沙沟河生态涵养带。汉江、褒河是汉台区主干水系,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水源保护区,承担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等功能,肩负着水质安全维护的责任。逐步改善河流水质,提升河流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加强滨水区域生态化治理,打造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滨水空间。

“四廊”指青沙河、文庙河、黎家河、汉王河四条自然生态廊道。加强河湖水系连通,改善河流水质,提升河流防洪排涝能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多点”指多个生态节点。包括水源保护区、水库、河湖湿地等生态节点。

2.推进区域生态保护监管,守卫自然生态安全。

1)筑牢秦岭生态屏障。

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以汉中天台山国家级森林自然公园、陕西褒河省级森林自然公园等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建立秦岭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区档案,逐步扩大羚牛、豹、川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加强离栖息地间廊道连通性建设。加强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等次生灾害防治保护苏铁、银杏等珍稀野生植物和侧柏、黄连木等古树名木。

提高秦岭山地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开展秦岭生态环境整治。开展绿盾行动和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推进数字秦岭建设。加强秦岭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严控各种损害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建设活动。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政策,持续开展森林抚育,提升森林质量,采取封山育林、补植、补播、疏伐等方式,提升区域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提高涵养水源功能和固碳能力。

增强秦岭浅山丘陵水土保持功能。促进石门水库、武乡林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小型水保设施建设,推进褒河上游河道整治,防治水土流失。因地制宜选择河流、水库两岸直观坡面的裸露地段,补植林草。有序推进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低质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全面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2)加强河流湖库生态保护。

改善汉江水生态环境。加强河岸带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持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完整性。保护汉江沿岸植被,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修复自然河滩,再现自然河道;打造绿色护滩,再造韧性水岸;建设生态外滩,重塑水岸绿廊。以天汉湿地公园为重点,确保湿地保护区生态资源安全。重点推进汉江中心城区段水体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建设滨水绿地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滨水空间品质。

推进褒河——沙沟河生态涵养带建设。加强滩面湿地生态治理,修复河道内裸露的滩涂,恢复褒河流域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多鳞白甲鱼等珍稀鱼类栖息地生境条件。依托河流自然形态,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推进沿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打造滨水生态空间、绿色游憩走廊,在不影响河势稳定、防洪安全等前提下,进行科学绿化。

完善生态廊道建设和节点打造。加强青沙河、文庙河、黎家河、汉王河河道水系两岸的环境整治及生态保护,严控各种损害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逐步改善河湖生态,实现河湖水系联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城乡生活污水处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保障水质安全。加强塘库清淤、护岸加固、防护林建设和水体污染防治,加快塘库进出渠系联通,维护石门水库、狮子沟水库等水质安全,提升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推动汉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加强境内陕西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褒河森林公园、褒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点保护物种栖息地、原生境的保护,连通重要物种迁徙扩散生态廊道,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持续开展珍稀濒危物种抢救性保护,加强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维护秦岭生态系统多样性。实施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建立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机制,分区、分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重点关注主要保护对象、环境质量、威胁因素和违法违规活动现状和动态变化。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加强对水花生、稻水象甲、松材线虫病、客氏红螯虾等外来入侵物种管控,持续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监测和预警,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加强陕西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褒河森林公园、褒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开展自然保护地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成效评估。

4)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工程。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为统揽,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工程,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基础设施、森林防火设施以及网络智能化管护设施建设,到2026年,森林面积稳定在23万亩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保持在22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32.45%

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国土绿化。完善山区绿屏、平川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体系,实施城区大苗栽植、绿篱改造、城市出入口防护林带建设等工程,构建“城市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小区游园”为主的公园绿地体系,推动生态园林化、园林生态化,提高城区绿地面积和园林城市品位。强化水系与道路绿化,实施境内国省干道绿化修复提升、县乡公路绿化和重要路网节点绿化等工程,提高路网绿化率。开展一江两岸绿化提升,建设沿江亲水绿带。实施农村庭院绿化、村庄绿化、路渠绿化,着力打造城区、乡镇和村庄绿化示范。

3.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积极开展碳达峰行动。

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城市发展建设整体布局,积极开展汉台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汉台区“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实施以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以《汉中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汉中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为基础,研究制定汉台区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达峰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贯彻落实。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强化形势分析与激励督导,确保如期实现达峰目标。加快碳排放达峰值进程。率先在汉台区探索实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加快达峰进程。积极开展低碳汉台建设,创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园等。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建设绿色生态空间,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林地、农田、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统筹城乡绿化美化,提升区内森林覆盖率,增加林业系统碳汇能力。推进汉江湿地生态修复,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增强湿地储碳能力,充分发挥湿地固碳作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研发生物质炭土壤固碳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发挥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微气候的作用,增强城市绿地、森林、湖泊、湿地等自然系统在涵养水源、调节气温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3)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编制汉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方案,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区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绿色循环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结合,构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新格局。加强水资源、能源利用与运行的智能调控,进一步提升给排水、供气、供电、供热等城市运行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城市韧性。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统筹提升城乡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综合评估和风险管控能力,制定应对和防范措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融合。按照省市要求开展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工作,编制汉台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以高端装备、现代材料等行业为重点,扎实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持续化解过剩产能,鼓励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通过多种措施提高能效水平。到2026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重点行业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进一步优化提升。

4.强化污染协同治理,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1)加强PM2.5O3协同控制。

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体系。积极配合汉中市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编制和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专家咨询研究工作,推进协同治理科技攻关,研究提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阶段性要求。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和联合执法,不断优化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综合采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协同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共同解决跨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问题。

协同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根据汉中小盆地污染扩散条件和季节性特征,建立以细颗粒物和臭氧治理为核心、以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的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明确控制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强化分区分时分类差异化精细化协同管控,推动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有效提升全区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污染天气应对体系。推进秋冬季PM2.5深度治理与重污染天气应对,持续开展PM2.5源解析工作,及时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细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探索轻、中度污染天气应对机制,逐步扩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应急减排的实施范围,推进重污染绩效分级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2)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VOCs综合整治。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调查及监测,编制和完善重点行业排放清单,筛选重点排放源,建立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建立全区制药、汽修、印刷、包装、家具制造等行业企业源头、过程和末端全过程控制体系,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加强汽修及汽车4S店挥化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日常监督检查,开展餐饮油烟集中整治行动,坚决取缔露天有烟烧烤,建立“一企一档”监管台账。在汽修、印刷、包装、家具制造等行业全面推进源头替代,严格落实国家和地方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质量标准,将全面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的企业纳入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持续性开展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含挥发性有机物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

持续实施重点行业提标改造。严格执行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倒逼相关企业对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推进大企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中小企业向集约化、聚集化发展,坚持改造提升和退城搬迁并重,集中监管、集中治理。以有色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化工、陶瓷烧制、铸造、丝网加工、轧钢、耐火材料、碳素生产、石灰窑、砖瓦窑等行业为重点,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积极总结推广现有中小微企业园建管模式。

3)持续加强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扬尘精细化管控。建立扬尘污染源清单,实现扬尘污染源动态管理,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扬尘防治体系。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将绿色施工纳入企业资质、信用评价。重点区域道路、水务等线性工程进行分段施工。大力推进低尘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加大重要路段冲洗保洁力度,渣土车实施硬覆盖与全密闭运输,强化道路绿化用地扬尘治理。中心城区降尘量不高于6/月·平方公里,确保主城区主次干道及主要入城道路积尘负荷监测稳定达到优级别。

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监管。梳理餐饮油烟类信访重难点名单,取缔一批居民反复投诉、整改无望的餐饮单位。严格新建饮食服务经营场所的审批程序,对可能产生油烟的环节安装相应净化装置或明确油烟污染防治措施。建立城管、市场监管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执法体系以及“镇街吹哨、部门报到”餐饮监管制度。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力度,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定期维护,确保达标排放,到2026年,排放油烟的餐饮企业实现油烟净化设施应装尽装。经整改仍无法达标排放油烟的限期调整经营业态。城市建成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

实施车辆优化工程。推动数字交通、智慧交通建设,城市交通堵路带加快推行“绿波带”。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广新能源车,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到2030年,新增和更新公共汽电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保持100%。严格落实机动车条例,聚焦区内重点道路、重点行业、车辆集中停放区,加强在用车监管执法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管控;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智能化交通管控,降低车辆使用和污染排放强度。

强力推进城乡增绿扩容。以减尘、滞尘、固碳为导向,加强区域生态大气廊道构建,在大气污染敏感脆弱和污染物易集聚区构建包围式或隔离防护林带,发挥好市区周边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通风降温作用,增强通风潜力和大气扩散能力,完成汉中市下达的年度营造林任务。

4)加强区域协作和重点时段污染应对。

强化大气联防联控。加强环境协同监管和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共同做好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完善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完善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数据监控。进一步强化汉台区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会商制度,积极推动立法、规划、标准、政策、执法等领域协同与对接,建立“以区域政府协作为主导,以市场机制为手段”的大气污染防控协作机制。与南郑区持续对七里、龙江、铺镇与圣水,梁山、胡家营交界地域加强秸秆焚烧、道路扬尘、渣土车等管控力度,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水平。加大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及成果应用,构建重污染天气应对技术体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完善《汉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规范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分级管理,制定落实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实施砖瓦窑行业企业错峰生产和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

5.统筹推进“三水”共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1)强化水资源保护。

强化水资源统筹管理。坚持节水优先,做好地下水观测、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审批等一系列水资源管理工作。严格实施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开展城区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完善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活动再生水利用。强化食品、制药等行业企业生产工艺节水改造,鼓励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推进农业节水,到202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45。加大节水器具推广使用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活方式。到2025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3%

积极推动水生态扩容。落实《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按照“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原则,开展汉江水生态恢复。推动完成汉江(汉台段)、褒河(汉台段)、汉江支流干沟河(安然寺至新桥段)河滨缓冲带生态恢复建设,在河道两侧建设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针对汉江、褒河河流湿地、水产种质保护区、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生态空间,严格规范涉江河建设项目管理,确保水域面积只增不减。

2)保护饮用水源地。

加强饮用水源地规范化保护。根据《汉中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夯实县区政府、供水单位及相关部门履行饮用水水源保护责任,严格目标考核,持续推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强化水源地日常环境监管。定期组织开展石门、西沟、黄花河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对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水源地保护等情况进行现场走访巡查。按期进行水源地水质监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责任,确保饮用水源持续保持安全达标。

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建立完善机井管理和计量体系,严控地下水开采,促进地下水涵养和保护。建立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设立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地下水环境监测井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完善地下水监测数据报送制度。加强地下水水源环境保护,持续开展产业集聚区、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等区域周边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建立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统筹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与地下水、区域与地块的系统协同防治,确保地下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

3)深化水环境治理。

加强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按照“查测溯治管”的工作步骤,实施入河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方案,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建立责任明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排污口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链条管理。加快建立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程序,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逐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日常监测,构建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定期更新和完善入河排污口台账。

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引导电镀行业企业污水近零排放,降低污染负荷。强化工业聚集区污染治理,以汉中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推进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建设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工业聚集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加快配套专业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深入排查整治污水管网老旧破损、混接错接等问题,依据“一园一策”整治方案分阶段开展整治任务。

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机制,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积极探索“厂网一体化”机制。深入推进溯源治污,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治理,动态治理雨污混接错接,及时督促问题整改,实现源头治污、精准治污。积极开展宗营镇、武乡镇、河东店镇3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动实施新一轮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继续实施城区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汉台区南一环、北排洪渠雨污分流改造。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强化镇级污水处理设施水质监管,2026年,实现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8%

推进城市和农村黑臭水体攻坚战。加强对建成区和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巡查与监测,对发现的黑臭问题,当月完成整改,确保动态清零,已完成整治的黑臭水体做好河道巡查,确保整治成效,加强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防止水体反弹。充分发挥河长制作用,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做好日常巡河,落实水面和岸坡保洁、绿化养护、补水活水、设施巡查管养工作,实现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4)开展水生态修复。

按照分级管理划定河湖管理范围。统筹规划、水务、环境、交通、农业等多元复合需求,加强河湖空间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实现河湖管理范围内土地用途管制的规范化、生态修复的系统化和空间品质的精细化实行保护优先,加强源头预防和过程控制,严格水功能区管理,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到2026年,河湖岸线保护率满足汉中市考核要求。

推进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主要河道实施清淤疏浚,解决河道自然淤堵,逐步改善河湖生态,实现河湖水系联通,修复改造水库及周边生态用地,局部打造郊野公园等生态节点。开展水生生物栖息环境的建设,营造河流丰富的流态,增加水生生物种群数量,重建食物链,恢复水生态系统。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实施护坡生态化改造,建设氮磷拦截、曝气充氧等生态工程,增强河流自净能力。

6.扎实推进“净土行动”,保障土壤环境优良。

1)加强土壤源头防控。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严格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涉及有毒有害物质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严格选址条件,严控选址范围,提出并落实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要求。定期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开展监督性监测。不断完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在排污许可证载明土壤污染防治要求,督促境内7家企业—汉江药业、中航电测、医废中心、安康绿铅、鹏盛油脂、海霞化工、江北垃圾填埋场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完成1轮土壤隐患排查及整改,从源头上消除土壤污染。

2)推进土壤安全利用。

持续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与分析。持续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级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推广应用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技术。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监管,鼓励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措施,确保严格管控类耕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完成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有效保障。

有序实施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强化用地准入管理和部门联动监管,充分利用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提升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对理想化工、天台山锰业等腾退工矿企业用地监管,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有效保障。到2026年,汉台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8%

强化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综合防控。配合汉中市开展耕地污染成因溯源分析研究,为精准管控污染源、评估耕地污染源管控成效与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趋势预警技术研究等提供数据支撑。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完善田间排灌工程、增施有机肥和改善耕作制度等综合措施改善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石堰寺磷矿矿坑涌水整治。

7.深化噪声污染防治,优化区域声环境质量。

1)推动声环境功能区优化管理。

扩大城市噪声达标区建设,实行多部门联动的社会管理,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控制。按照最新调整的汉台区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开展声环境管理,促进汉台区声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进行评估,推进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布设、调整。广泛宣传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媒体对各类噪声扰民的舆论监督,加大噪声违法的曝光力度,持续改善汉台区声环境质量。到2026年,汉台区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持续改善。

2)大力推进噪声污染防治。

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道路两侧超标区域采取绿化隔离、隔声屏障或隔声窗等工程治理措施。治理大型货车噪声污染,禁止不符合噪声标准的车辆上路行驶,适当优化划分城区货车禁行区。开展低噪声路面材料及技术研究,积极推进低噪声轮胎的应用。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减轻道路交通负荷,降低公共交通噪声污染。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加大对违法鸣笛的查处力度。完善铁路隔声降噪减震措施及运行管理制度,切实降低噪声污染。

落实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强化社会噪声源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服务业噪声污染,有效治理冷却塔、水泵房等配套服务设施造成的噪声污染,确保场界环境噪声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限值;加大生活噪声社会化管理力度,有效解决广场舞噪声扰民问题、对室内装修进行严格规范,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提高生活噪声监测和监管的次数。

推进工业噪声污染防治。建立噪声污染源创建登记管理制度,对重点噪声污染源企业开展定期跟踪监督性监测,限期治理噪声超标企业,确保厂界噪声达标率100%;实施“闹静分离”,严禁在居民密集区、学校、医院等附近新改扩建有噪声或震动危害的企业、车间和其它设备装置;加大敏感区内噪声排放超标污染源关停力度,每年关停、搬迁和治理一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

重视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建筑施工噪声申报审批制度,加强施工噪声排放申报管理,严格实施建筑施工环保公告制度;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对建筑施工进行实时监督,鼓励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工艺;以噪声环境敏感区域与敏感时段为重点,加强市政建设、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噪声污染防控;严格审批夜间施工作业,在噪声敏感区和中、高考等特殊时段,禁止夜间施工,减少夜间噪声污染。

8.推进城乡环境治理,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区。

1)全面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统筹规划布局城乡道路、供水、供电、信息、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推动重要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推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着力提升乡村群众用水质量,实现与城区供水标准一致、服务一致、管理一致。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建设产业路、旅游路、扶贫路、通组(自然村)路,加强机耕路、生产路、入户步道等建设,提高生产生活便捷度。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质增效。实施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和自然村通动力电工程,支持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实施“气化农村”工程,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柴改气”“煤改气”。

2)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空间规划。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等方面规划和管控,塑造城市风貌,以基础设施改善、公共空间治理、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提升为指引,推进城市空间优化重构,推动产业转型、空间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有序推进黄家塘新村、水利局家属院、教师小区等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改造,完成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建立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引导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提升小区居住品质。

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突出海绵化建筑、海绵化道路等“海绵体建设”,实施老城区人行道透水铺装改造,全面实行城市新区下沉式绿地建设,增强城市雨水渗、净能力。完善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实施北排洪渠改造整治,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完成兴汉路、太白路、北团结街等道路合流管道,埋设东排渠、西排渠等城市排洪渠截污管线,结合排洪排污渠道治理、道路整治、棚户区改造,逐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智慧汉台”建设,推广智慧政务、公共服务、创新创业、行业应用等大数据应用。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市场外溢等综合整治,打造靓美街道。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抓好背街小巷改造,强化大气、噪声、固体废物、建筑扬尘等环境治理。加强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高效运行。健全城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3)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按照《汉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善“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厕所革命”,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到2026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1%以上。

推进省级“花园乡村”建设。要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工程,开展“花园乡村”示范建设行动。建设以“新时代农民幸福家园、市民休闲乐园、都市自然公园、健康养生花园”为目标的“花园乡村”,打造汉台版版“花园范、山水韵、乡愁味”的“新时代美丽乡村”。优先开展“花园乡村”示范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到2026年,有条件、有需求的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全覆盖。

9.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1)建立完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管理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应急体系。以全区工业园区、316国道危险化学品运输、外援输入性沙尘天气防控为重点,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和应急准备责任体系。开展汉江流域(汉台段)“南阳实践”活动。完成汉江流域(汉台段)“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加强环境应急装备、应急物资及应急人员配置,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及应急人员业务培训,规范应急准备与响应,增强实战能力。

强化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实施企业环境应急预案电子化备案,实现涉危涉重涉核企业电子化备案全覆盖。完成汉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持续强化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企业、核技术利用单位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领域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加强316国道(石门段)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与防范,防范交通事故引发次生环境污染事件。

2)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

提升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与利用能力。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鼓励企业延伸工艺链,促进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提升,提高危险废物内部循环利用率。健全危险废物收运体系,提升工业园区和小微企业等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能力。加强对机动车及工程机械维修、检测检验机构和学校实验室等产废单位监管,支持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转运和利用处置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网点和贮存设施,解决分散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难问题。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安全处置率保持100%

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三同时”制度,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将危险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管理,依法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纳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投保范围,将涉危险废物违法企业纳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向社会公开曝光,并开展联合惩戒。

3)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深入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以建筑垃圾、餐厨垃圾、废旧电子产品、废旧金属、废旧轮胎、生活垃圾为重点,推进汉中市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提高固废资源利用效率。到2026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利用率稳定保持100%

强化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系统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处理,开展汉台区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推进汉台区餐厨及厨余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及收运体系建设。按照省市要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持续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等使用。常态化开展河湖水域、岸线、滩地等重点区域塑料垃圾清理。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

4)强化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

开展新污染物筛查、评估与环境监测。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针对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中海霞化工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重点化学物质生产使用信息调查和环境危害评估,识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建立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制度。以内分泌干扰素、抗生素、全氟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为调查对象,实施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调查监测,编制专项调查监测工作方案,持续开展环境风险评估。

加强新污染物防控。健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体制,加强汉台区医药行业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强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管控措施。全面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淘汰和限制措施,强化绿色替代品和替代技术推广应用。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含量限值。

5)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

强化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防控。全面提升核安保水平,加强对全区医疗核技术利用单位的辐射安全监督检查。督促涉核企业完善医用射线装置、医用电磁辐射设备等放射源的整体安保系统。强化对废旧金属回收企业辐射检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电磁辐射环境管理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申报登记。开展区域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调查与评价。

加强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积极配合省市建立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强化核与辐射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持续推行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现场执法检查工作数字化管理。加强核与辐射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监管与执法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水平。加强核与辐射科普宣传力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监督权。

提升核与辐射应急响应能力水平。构建市、区两级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完成汉台区区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修订与评估,提升核与辐射应急响应能力。强化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应急主体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习和培训。

(三)强化创新驱动,打造陕西高质量发展强区

1.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建立城郊型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加快构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优化全区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特色果品、生态养殖”三大支柱产业,抓好老品种改良、新品种培育,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建立“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3是指植入“有机、生态、地标”生产理念,升级打造南部沿江有机设施蔬菜、中部生态稻渔连作、北部地标优质果品“三大”产业带;2是指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推进“一区三带五板块”产业发展布局。一区是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带是指南部沿江蔬菜产业带、中部优质粮油产业带、北部特色果品产业带;五板块是指畜禽养殖板块、现代渔业板块、杂果板块、花卉板块、中药材板块。

打造农业发展新载体。建立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以庭院经济为主的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贸、小田园“五小”经济发展。围绕猕猴桃、柑橘、食用菌、生猪、稻虾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现有园区提质增效,鼓励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联动发展。培育特色鲜明、乡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到2026年建成市级以上农业园区20个。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引进加盟全国性知名批发市场,扶持供销社、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集保鲜、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融合新业态,培育一批休闲观光园、农耕文化体验区、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等。培育特色鲜明、乡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支持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抓好阳辉、英豪等农业综合体建设,促进农业内部融合和产业链延伸。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加强农业品牌建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发展智能“车间农业”,全面推进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和集成示范,建设一批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全域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开展水肥灌溉、环境监控、质量安全、仓储物流、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数字化赋能试点。拓展乡村振兴和智慧畜牧业两个大数据平台功能,推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对接迁移,建设汉台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2)打造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以智慧汉台数字经济产业园、高新区、经开区为载体,聚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要素,吸引省内外优秀数字经济企业落户汉台,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落地、链式发展,发展面向工业制造、消费升级、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形成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到2026年,努力打造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3个,力争创建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2个,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23家。

深入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数字赋能计划,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专项工作,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和关键岗位“机器换人”,支持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行维护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培育5家以上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促进两化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应用。大力发展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和便捷化线上办公。

3)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生态康养旅游。依托天台山森林公园褒河森林公园、黄花河景区等,以运动养生休闲度假为主题,并发挥中医、中药等资源优势,依托生物医药产业,推进养老与旅游、旅居、文化、教育、休闲等产业深入融合,打造休闲康养、田园康养、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等生态康养旅游产品,积极发展银发休闲游、异地候鸟式养老养生游。推进建设健康养生养老城等高端医养旅居项目,加快构建“住、养、医、护、康”五位一体健康养生服务模式,做大做强“医养在汉台”品牌。

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业。依托两汉三国、秦巴风情、古褒国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推动旅游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推动“旅游”向“旅居”转变,叫响做靓“旅居在汉台”,建设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动三生资源共通,通过旅游活动项目或旅游产品的相互联系,对景区的生态生产和生活资源融合开发。建设汉中城市旅游会客厅,积极配合“兴汉胜景”汉文化旅游示范区、滨江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开发建设东关、南关等历史风貌街区,挖掘汉水文化。

2.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加快制定汉台区建材等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到2026年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2020年降低13%、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置换政策,强化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大力开展工业领域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行产品绿色设计,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鼓励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安全生产改造。加快推动汉中市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健全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和危险废物全过程动态环境监管体系,强化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过程监管,构建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体系。

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实施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做强“味见汉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生态农产品溢价,借助陕西省有机产业发展联盟平台,提高我区有机产业整体竞争力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推广普及标准农用地膜,示范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农膜,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扩大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旅游镇村,到2026年力争建成1个省级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

推动服务业绿色升级。促进商贸企业绿色升级,培育一批绿色流通主体。以大中型商场作为创建对象,积极推动绿色商场创建。有序发展出行、住宿等领域共享经济。加快建设智慧汉台绿色数据中心,有序推动既有数据中心开展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实现信息服务业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严格执行并推广陕西省关于设计搭建、展览展示、会议活动等在内的相关标准,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推动汽修、装修装饰等行业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加强酒店、餐饮等行业塑料制品禁限工作,到2026年全区范围星级宾馆、酒店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高效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高效节能变压器制造企业和节能建材生产企业发展,打造节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积极发展节能技术改造服务,加快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变压器、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发电等节能技术和装备应用,重点推动水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装备升级。逐步搭建和完善环保产业链,有序推动环境技术及新材料研发、装备及材料制造、市场应用全链条良性发展,重点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高校合同节水管理,全力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励公共机构推行能源托管管理,党政机关先行,教育、卫生、体育、科技、文化等系统行业逐步全面实施。落实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到2026年,争取引进培育1家节能环保产业链主企业。

2)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流通体系。

打造绿色物流。积极调整运输结构,有序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加强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支持物流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鼓励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推动建立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制度。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支持快递企业推广应用可循环包装产品,推动电商、生产商合作,实现重点品类的快件原装直发,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

推进绿色贸易。积极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绿色产品贸易,减少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出口,鼓励企业多元开拓国际市场,探索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外资入汉和汉企出境。深化绿色合作,鼓励企业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有机农业、生态林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项目。

3)推动节能环保产业链建设。

重点发展节能制造业。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职能,鼓励企业生产高低压输变电节能设备,引进企业发展节电检测仪器等节能检测设备,推动构建节能技术与装备的产业链条,帮助企业做大规模、做强竞争力,补齐产业链短板,积极推进高效节能变压器制造企业和节能建材生产企业发展,着力打造全区节能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节能型变压器、绿色节能建筑材料制造,提高产品设计、生产和关键材料、装备,加强产品宣传推广,加快发展高效节能产业。

创新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打通投资回报机制,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打造标杆示范项目,推动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提升生态环保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推动生活污水等方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由“谁污染,谁治理”转变为“谁污染,谁付费”,促进第三方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促进治污企业提升治理效果,降低治理成本。探索推广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领域、多要素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转变,促进环保企业提升业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3.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加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能,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落户汉台。抓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公共机构节能,推广节电产品和绿色照明工程大力普及建筑节能新技术和新型材料,推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馆等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热源采用燃气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2)实施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

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分布式、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建设,鼓励开发风电发电重点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到2026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40%以上。支持氢能在汽车领域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探索建设规模化副产氢纯化项目,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实施城乡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升级计划,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争到2026年城网、农网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9%99.8%以上,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深入推进“气化汉中”建设。

3)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采取多种措施适当增加管理弹性,能源资源效率持续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深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挖潜,全面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电机、内燃机、锅炉、变压器等用能设备,推广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支持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加强能源精细化、智能化管控,健全能源管理体系。

4.推进优化升级,推行清洁生产改造。

1)持续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审核办法》《关于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深入推进中航电测公司完成新一轮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把清洁生产审核方案主要内容纳入汉台区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等行动计划中,加大对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情况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力度,开展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和绩效整体评估。

2)加强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的监督管理。

发挥典型大型企业和集团的示范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对于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组织开展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活动,积极推广先进企业的典型经验,带动全区清洁生产工作。对于清洁生产审核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或国际较先进水平的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鼓励。

3)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制定产业发展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对现有主导产业、现有一般产业和规划发展产业等,提出明确的管控要求和限制、禁止措施。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针对工业园区,突出培育园区主导产业,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按照园区发展功能定位,明确各行业禁止新建类、限制类、淘汰类及落后类生产产能、生产工艺、装备技术、生产产品等,规范入园企业形成产业化集聚发展。

5.调整运输结构,建设绿色交通体系。

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发挥汉台区地处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持续推动“公转铁”。加快重点行业运输方式由公路向铁路运输的转变,充分发挥铁路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形成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的格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依托铁路物流基地等,推进多式联运型和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广集装箱多式联运。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用”镇(街道)运输服务站建设,建立优质高效运输服务体系,提升客旅联程、货物联运水平,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大力推行农村“交通+物流”“交通+邮政”新型模式,促进客运、货运、物流、邮政、电商、农村合作社等多种服务功能融合叠加,实现镇镇有网点、村村通快递,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改善居民步行、自行车出行条件,鼓励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

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新能源载运工具和运输装备。完成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鼓励新能源车辆在干线运输、城市配送、场站作业等领域的广泛使用。加快城市道路客运领域新能源车辆的应用,到2030年,汉台区城市建成区新增加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汽车比例不低于80%,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推进公交、环卫、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建设和城市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交通、智慧出行”。

(四)繁荣生态文化,彰显汉文化发源地影响力

1.擦亮“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品牌。

1)推动汉文化保护与传承。

坚持“绿色循环、汉风古韵”战略定位,充分挖掘两汉三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秦巴民俗文化、汉中茶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做强、做优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丰富汉中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体系,建设成为汉中市旅游消费集散中心、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保护性开发建设西汉三遗址历史文化街区、东关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关正街历史风貌街区和西关正街历史风貌街区,充分挖掘历史底蕴和人文故事,打造街巷文化品牌,建设丁街曲巷等传统街巷,以城区形象和人文故事创新创意,持续拓展城区品牌内涵。

2)多方位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深度挖掘“两汉三国”“栈道”等历史文化品牌价值,高效利用秦巴民俗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人文资源。以“国际汉文化论坛”“国际汉文化大会堂”等为平台,以保护、传承、开发汉文化为核心,发展汉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培育文化新载体。创新实施“旅游+”“+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推进一批特色鲜明、服务完善、运营规范的中心城区汉风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文化产业高地,培育汉文化新业态。

2.生态文化载体建设。

1)生态文化人才库建设。

根据生态文明宣传和生态文化建设需求,逐步完善生态文化人才库体系。组建一支生态文明培训人才队伍。建立与市、省内外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内专家长期合作关系组建生态文明培训队伍。积极吸纳教师、环保爱好者、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循环产业技术负责人等人参与生态文明不同领域培训工作中;培育一支生态文明宣教队伍。充分发挥区、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文化宣传作用,鼓励教师、学生环保社团带头人、广场舞领队等参与到生态文明宣传工作中;挖掘一支生态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2)生态文明成果库建设。

逐步丰富用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培训的生态文明成果库体系。充分发挥汉台区生态文化人才队伍的力量,按照宣传、教育、培训等不同的目的,打造不同的生态文明成果。一是充分利用非遗调查成果,鼓励创作民间优秀曲艺、传统戏曲、书画、摄影、短视频等作品。二是在学习省内和市内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同时,总结各镇(街道)在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好的做法,编撰形成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集。

3)环境教育基地建设。

建设环境污染警示主题环境教育基地。在汉中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废弃矿山等建设环境污染警示主题环境教育基地,分类别传播资源节约、垃圾分类、生态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理念。环境教育基地同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推动环境教育工作,环境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

建设产业循环主题环境教育基地。选择汉中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农业典型的企业建设循环经济主题环境教育基地。建立环境教育基地同主要企业、种养殖合作社、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之间的学习交流机制。注重企业间、种植户之间循环经济技术、模式以及政策动向等的互相交流。培养产业负责人清洁生产理念。同时,建立起学校同循环经济主题环境教育基地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循环经济的意识。

建设文化生态主题环境教育基地。选取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传播活跃的文化站建设文化生态主题环境教育基地,依托生态文化文艺人才创作的文艺作品,建设文化生态为主题的全国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一方面作为汉台区特色生态文化的宣传基地,接纳汉台区内外人员品读汉台区特有的生态文化。同时,建立教育基地同学校、社区等之间的合作关系,树立汉台区人拥有优秀特色生态文化的自豪感和创造、发扬汉台区特色生态文化的使命感。

3.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深化开展环境教育工作。

加强学校环境教育。深入落实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强环境教育教学工作。各学校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结构,有计划的开发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渗透点,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环境教育。

重视环境教育实践。做好学校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衔接,通过联合培养环境教育基地讲说员、教育基地知识进校园等工作扎实推进环境教育基地共建,督促基地按计划开展活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开展研学旅行、争做环保小卫士行动,举办环保小记者小主持人大赛、儿童环保绘画大赛、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环保才艺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环境教育专题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认识。

加强生态文明社会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法律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依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农村,加大对各类党政领导干部、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农村村民、环保志愿者、生态环保工作者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各类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科学素养。

2)提升生态文明宣传质量。

丰富环境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在生态文明成果库作用,在422日世界地球日、65日环境日上展示文学、文艺作品。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设计形式各样的宣传。针对农村居民,结合文化下乡、非遗展演等展示生态文化的曲艺非遗作品。针对在校学生,做好环境教育与环境宣传的衔接,邀请学校环保组织参与到环境宣传中来。针对老年退休人员,充分发挥广场舞组织等老年团队的作用,在广场舞歌曲选择等方面引导开展生态文明宣传。

拓展环境宣传渠道。在巩固原有宣传渠道基础上,借助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在汉台生态环境等微信公众号上增加生态文明宣传的内容。开展大宣讲活动,生态环境部门在宣传部门支持下,从党校、党政机关等抽调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团,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百姓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机结合,找准情感共鸣点,提高话语感染力,增强思想说服力,通过线上和线下多种形式,面向党政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大宣讲活动。

规范环境宣传内容。坚持正面新闻宣传。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宣传工作,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举措、进展成效的信息公开力度,规范优化新闻发布工作,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进展和成效,并对热点舆情问题进行回应;主动曝光负面典型。主动曝光阻碍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问题,及时通报负面典型案例,以及区、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加强生态警示。结合汉台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本规划中涉及的4类“环境教育基地”中、饮用水源地周围、生态环境敏感区、一类环境风险企业周围、以及其他人员集中的地区树立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危害健康影响、生态破坏等相关知识的警示牌。让群众百姓能够在感受环境破坏带来的危机的同时,学习生态文化知识,耳濡目染,感受生态文化和生态知识的熏陶。

4.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畅通共建渠道。在生态文明宣传中,加强12345”环保热线、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平台等环境投诉渠道的宣传工作。深入宣贯《汉中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鼓励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违法举报中来。拓宽举报渠道。明确群众可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渠道直接检举揭发环境污染事件。注重对问题整改过程和结果的监督反馈,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充分体现公众监督、舆论监督成效。有效运用媒体监督手段,形成舆论监督合力。推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到2030年,汉台区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率持续保持100%

培育生态道德。积极围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开展宣传,鼓励创新推广行动形式,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微视频、微电影、漫画读物等。结合重要节点,深入社区、学校、农村,用好新媒体平台及各方面社会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妇女参与,引导公众自觉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力戒奢侈浪费,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培育志愿服务队伍。由市生态环境局汉台分局牵头、区委社会工作部配合,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引导和培育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在项目开展、活动合作及活动场地、资金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支持。搭建工作平台,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对志愿服务队伍和志愿者登记注册、活动和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志愿服务记录、效果评价等进行线上管理。推广先进典型。表扬激励志愿服务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优秀项目,并进行广泛宣传推广。

(五)持续改革创新,推动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1.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持续推进河(湖)长制管理。

严格落实《汉中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河湖“四清”行动方案》《开展“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夯实河湖长属地管理职责,深入推动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履职尽责,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严格监管、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开展专项行动,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四清”行动,组织开展全区河湖“清四乱”暗访督查、河湖垃圾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和河道冬防期整治行动。落实河长制责任单位职责,加强协调联动、构建治水合力,结合生态环境治理,把打赢碧水保卫战与河(湖)长制协调推进,深化汉江综合治理,实现部门联动“制度化”。强化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力度,健全河道巡查、保洁等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机制,提高河长制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治水、智能化巡河。

2)深入贯彻落实林(山)长制。

深入贯彻落实《汉台区全面推行林(山)长制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完善区、镇、村三级林(山)长制体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空间保护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加强部门联动,严格落实各成员单位职责,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林(山)长制考核、工作督查等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全区林(山)长制工作的督查指导和考核,实现林(山)长制工作的实体化推进。

3)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监管制度。

全面实施固定源排污许可和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审核制度,统筹考虑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等要素,形成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有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污染权交易、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的“一证式”固定源排污管理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管理,逐步从四项污染物转向多污染物协同管控,将颗粒物、总磷、总氮、重金属及VOCs等污染物纳入固定污染源总量管控范围。强化排污许可大数据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应用,加强排污许可数据与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等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及时发现管理漏洞、执法短板、监测盲区。

4)加快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严格落实汉台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以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为切入点推动“三线一单”硬约束落地。强化以“三区两线”和“三线一单”为核心的全域空间管控,将环境准入、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要求与区域开发紧密衔接,细化到可操作的具体管控单元,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分区域数字化环境管控体系。建立数据应用系统,搭建区级“三线一单”应用平台,实现成果数据可视化、数字化,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提供智能服务依据,实现“三线一单”成果与规划环评、区域评估、项目环评的深度融合,提升生态环境科技化管理能力和综合决策水平。

2.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制度。

1)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

健全全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围绕资源确权、总量管理等多项制度,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建立各类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开发与保护的边界。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形成生态资产清单和管理数据库,按照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2)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任务部署,加快形成政府、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个人、金融资本和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参与的价值实现体。加快编制汉台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快完善全域“两山银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运营平台试点建设完善,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的产权激励机制试点,探索公益林分类补偿和分级管理机制、河道资源管理改革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等工作,建立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生态信用制度体系、生态产品价值金融体系等。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打通“生态+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3)全面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主动争取南水北调等生态补偿,积极建立以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补偿方式为主的区域生态保护多元化补偿机制。落实、执行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确定生态补偿的范围、对象和内容,对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保护区域给予生态补偿;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产业,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和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在水资源开发、矿山开发、林地利用等项目上,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缴纳”的原则,实行利益方污染赔偿与生态补偿,并加大环境与资源费征收力度。引导生态受益区域与保护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4)加快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探索多元化补偿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汉中市汉台区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和新建项目用能审查及节能交易制度。在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要求和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实行取水和排污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确权制度,明确汉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实行总量控制,进行排污许可的初始分配,构建排污许可交易市场,促进流域内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良生产设备,有效控制汉江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水环境质量。

3.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1)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制度体系。

加快汉台区各领域、各行业推进碳达峰具体任务部署,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碳汇能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补充。继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四个方面的结构性变革。推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2)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机制,统筹推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区委、区政府对全区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镇(街道)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承担具体责任,统筹做好监管执法、市场规范、资金安排、宣传教育等工作,督促落实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研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3)健全环境治理市场责任体系。

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体系,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对工业污染地块鼓励采用“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严格落实“谁污染、谁付费”政策导向,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等机制。完善并落实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

4)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行动体系。

健全企业监管体系。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治,落实“三线一单”。不断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清洁生产审核。完善环境信用体系。逐步推行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企业环境违法情况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社会公开。完善企业环境治理信息公开机制。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固废填埋场等公共环保设施常态化开放,鼓励排污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设立企业开放日、建设教育体验场所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推进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办好“六五环境日”等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加强生态环境教育设施和场所建设。加大环境公益广告宣传力度,鼓励激励生态文化作品创作。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完善重大舆情管理应对和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媒体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突发环境事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网络,严格落实《陕西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动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完善环保社会组织培育引导机制,促进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打造绿色生活发展氛围。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重点在财税、金融、价格等领域建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推动企业实施绿色采购,构建企业间绿色供应链体系。

6)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

统一规范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积极配合省上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汉台区执法能力和执法队伍建设。围绕秦岭脆弱化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推行“四不两直”工作法,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与信用监管相结合,实施动态管理。推动大气、水跨区域跨流域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构建水陆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重点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质控管理,提高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中长期趋势预测能力。健全生态环境风险预警与防控体系。构建全网络、全覆盖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管理、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和应急联动体系。完善各级各类生态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四、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一)重点工程。

本规划结合汉台区实际,从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制度4大体系,通过以下38项重点工程提升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汉台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总投资概算31.99亿元。各个领域项目数量及投资情况见表41所示。

41  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工程项目汇总表

序号

领域

任务

项目数量(个)

投资金额

(万元)

1

生态文明制度

体制机制保障

2

470

2

生态安全

环境质量改善

10

54080

3

生态质量提升

9

59620

4

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1

200

5

生态经济

节能减排降碳增效

6

172100

6

资源节约集约

4

31000

7

生态文化

全民共建共享

6

2400

总计

38

319870

(二)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评估。

《规划》的实施将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规划实施后,汉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经济组分之间的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方面,通过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品质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以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生态工业方面,突出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聚焦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科技创新等重点产业链,逐步构建绿色循环工业体系;生态服务业方面,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将汉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2.经济效益评估。

《规划》的实施将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规划实施后,汉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经济组分之间的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方面,通过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品质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以绿色生态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生态工业方面,突出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聚焦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现代材料、科技创新等重点产业链,逐步构建绿色循环工业体系;生态服务业方面,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将汉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3.社会效益评估。

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政府、社会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通过培育生态文化,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认知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向绿色低碳转变。通过规划的实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经济水平,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同并进;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快缩小城乡差距,提升社会的公平性,人民群众幸福感明显提升,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切实负责、部门整体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以汉台区生态环境和秦岭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生态保护委员会为依托,负责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各项建设工作,研究解决重大事项。理顺各方权责,建立目标责任制,区政府有关部门是本行业责任主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对各镇(街道)的工作督导和业务指导;汉台区委区政府是各行政单元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确保本地区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完善法律制度,落实目标责任

加强法制和标准建设,切实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针对金融制度改革、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民生安全保障、生态文化建设等领域制定专项条例和标准规范,系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制度,汉台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工作总结,分析研判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做好部署安排;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督查情况,推动责任落实。探索建立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实施定期评估和动态评估、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结合的机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目标执行情况的年度考核与评估反馈,并将考核结果应用到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的政绩考核。

(三)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资金保障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投入机制,构建财政、社会、金融资本等多种类型资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格局。积极争取国家及陕西省财政资金支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和整合各部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纳入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工程项目。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适当给予金融政策优惠,拓宽资金渠道,缓解财政压力。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审计和监管工作,建立有效的资金专款专用监管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四)增强科技支撑,加快人才培育

依托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各方资源,强化与国家层面的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组织开展低碳转型、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研究,为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广泛科技服务支撑。邀请国内外环保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人才资源,组建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智库,采取多种形式的专家论坛、咨询和课题研究,为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加快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人才政策支持保障,积极探索有利于生态环保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教育,支持参加各级各类“人才工程”选拔培养工作,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前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领先地区的学习交流,通过人才引进、挂职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一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突出培育创业人才、服务人才与市场营销人才,形成坚强有力支撑汉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

(五)坚持舆论引导,推动全民参与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细致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自媒体等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宣传力度,及时回应和解答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公众爱护环境、低碳消费、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让公众充分了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进展,不断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坚定全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与决心。积极培育和扶持环保社会组织,发挥其生态环境宣传和社会参与的积极作用,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结合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政府等系列制度的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事项实行公示和听证,充分听取公众意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公众意见收集与反馈平台,积极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汇聚公众智慧,充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件:汉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工程投资估算表


 政策解读链接:中市生态环境局汉台分局解读:《汉中市汉台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0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