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扣)晨光穿透薄雾,为天台山镀上一层金边。武乡镇吴庄村在鸟鸣声中苏醒,数字化果园的传感器开始运转,露营长廊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个秦巴山乡的明珠,正通过构建涵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千万工程体系,实现从传统村落向和美乡村的蝶变。
在金谷珍果百果园,全智能种植系统正根据实时数据调节大棚温湿度。“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看数据。”村民吴菊英轻点手机,20亩丰源红甜杏的灌溉系统便自动启动。
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吴庄村与金谷珍果、坤泽农业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阳光玫瑰葡萄通过电商直播远销北上广,果酒酿造坊飘出的醇香让农产品附加值提升15%。
沿着补绿栽花的1.2公里生态廊道漫步,徽派风格的小微景观与青石花台相映成趣,540米挡墙化身文化彩绘长廊,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墙”。
在这片热闹的背后,是村庄以精细化治理守护着绿水青山。村党支部书记吴进华展示着智慧环卫平台的实时数据:“过去垃圾乱堆,现在38个智能分类箱和4处垃圾分类亭让卫生死角彻底消失,连孩子都主动当起环保监督员。”
通过2000米排水管网改造、20处挡墙微景观提升,以及观光栈道、生态厕所等设施完善,吴庄村构建起“山水入村、村景交融”的生态空间。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处理站,24处修缮一新的景观节点与新建的246处青石花台,将村庄从“净化”推向“美化”新境界,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万人次,实现了“游客愿意来、村民留得住”的和谐共生。
每月的“板凳会”上,村民代表与干部围坐共商村务,从道路修缮到产业规划,事事有商有量;“星级文明户”“和美庭院”评选活动如春风化雨,悄然提升着乡村文明素养。如今,村民从环境受益者变身生态守护者,广场舞的欢快旋律里,跃动着“共建共享”的文明新篇。
从智能种植到直播带货,从垃圾分类到文旅融合,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蜕变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54.3万元,带动38户村民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超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