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创新与科技的时代,汉中市东塔小学3D打印社团成为学生们探索未来、发挥创意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同学们不仅能够学习先进的3D打印技术,还能亲手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
从“小白”到“小创客”快乐地成长之旅
从第一次见到3D打印机时,一连串问题便浮现出来:这个机器为什么会“一层一层”做东西?建模软件里的图形怎么变成实物?什么是热熔沉积?什么是支撑结构?通过拆解模型、观察打印过程,亲手组装打印机、更换耗材,最终理解了科技背后的逻辑。
从绘制一个简单的钥匙扣开始,到设计立体名字牌、小挂钩模型……孩子们用稚嫩却充满创意的线条,在虚拟世界中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作品。
订单式教学·课堂变身“设计工作室”
创新采用“订单式教学”,让孩子们化身“产品设计师”,解决真实的生活需求。
场景化任务驱动:
任务1:“妈妈的香皂总是泡在水里,怎么办?”
学生们观察家用香皂盒的痛点:积水、易滑、造型单一。他们用尺子测量香皂尺寸,设计带镂空排水槽的底座,还为模型用切片软件加入亮丽的色彩。
任务2:“我想给教室的绿植一个独一无二的家”
花瓶项目启动!孩子们研究重心稳定性、瓶口弧度对插花的影响,甚至有人尝试在瓶身嵌入自己的logo。
任务3:跨学科融合:
数学(尺寸计算)、美术(造型设计)、工程学(结构稳定性)知识自然融入实践。当建模遇到难题时,教师会用AI征集解决方案,鼓励孩子自主查阅教程、分组协作。
创意无止境·打印无极限
用切片软件调整打印参数时,有孩子发现“悬空部分不加支撑会塌掉”;打印中途耗材用尽,大家学会了紧急暂停换料;甚至因为温度设置偏差,某组的花瓶成了“抽象艺术品”。
这些“小意外”反而成了最生动的学习素材
成果展示
实用派、艺术派、暖心派......每一件作品都刻着小小设计师们的名字。当孩子们捧着成品说“我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用”时,科技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
敢想:从“我不会”到“我试试”;敢做:从依赖指导到独立检索知识;敢迭代:接受不完美,在失败中优化方案。
下一站,更酷!
校园环保装置、风力发电机模型、垃圾分类标识牌……让创意真正服务于校园生活。
3D打印课程作为东塔小学的特色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们的科技素养。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以夯实创造力为基础,积极开展科技创意活动,制作更多“新玩意儿”! (吴越 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