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中市汉台区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3月16日在汉中市汉台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政府
各位代表:
现将汉台区202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第十六届八次全会和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抓实落细“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在危机中拼搏、在变局中奋进,全区经济恢复好于预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5.8亿元,增速扭负为正,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18.5亿元、141.5亿元、215.8亿元,分别增长4.3%、0.7%、-0.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1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185元和12327元,同比增长4.7%和7.3%。
(一)坚持人民健康至上,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认真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动员村(社区)、志愿者设置村(社区)排查点1732个,村(社区)巡逻队826个,动员排查力量1.5万人次,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4200余万元,动员60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3200余名医务人员坚守战“疫”第一线,建成区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2月29日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同时,加强民生保供和市场监测预警,全区各集贸市场、50家大中型超市均正常营业,库存长期保持在2500吨以上,米面粮油蔬菜等均能满足市场需求。
(二)精准施策狠抓落实,经济运行回稳提质。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万亩,油菜8万亩,粮油总产达到12.9万吨。大力发展3+X优势主导产业,新发展蔬菜、柑橘2850亩、猕猴桃3000亩。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建成5座大型养殖场,全年生猪存栏6.8万头、出栏11.6万头。新发展家庭农场78家,合作社21家,培育省级家庭农场10家,市级示范合作社8家。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扎实开展“百千干部包联百千企业”工作,狠抓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达效,帮助企业争取各类奖补资金7392万元。区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5.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5.3%、34.1%。工业投资及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1%。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8户。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精心组织消费促进季系列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电商经济,着力激活消费潜力。新培育电商企业9户,区镇村三级电商体系实现网上交易额1108万元。制定出台《汉台区消费扶贫实施方案》,累计完成消费扶贫8275万元。新改建旅游厕所12座,旅游集散中心投入使用,顺利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初审验收。全年实现旅游收入81.7亿元,接待游客人数达1097.2万人次,全区旅游业持续复苏。
(三)着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扎实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年活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四个一”工作机制,出台促投资稳增长20条奖励意见,采取月度分析研判、专班协调推进等方式,扎实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点评等活动,着力解决要素制约等困难问题,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全区1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3.7亿元,其中88个区本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5.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115.7%。汉中脑安康复医院、嘉和尚品二期等54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40.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1.9%。宇龙孵化园、高端金属材料生产基地等8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43.6亿元,占年计划的126.9%。持之以恒抓招商,多措并举抓新项目引进落地,积极组织参加“四个在汉中”“金秋季”“汉中发展大会”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9.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0.5%,其中省际到位资金196.1亿元,占任务的101%。
(四)大力实施创新战略,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高新区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投资5180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东一路建成通车,专家人才公寓楼竣工验收,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成功引进了中瑞华泰、罗普特安防、圣威铜业、哲旺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0.6%。高新区“七破七立”体制机制改革被评为全市“十大创新改革”,在省级高新区发展评价中排名第一。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市级瞪羚企业1家。万利航空成功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汉江药业“雌二醇新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等5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资金支持。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新建市级创新研究平台、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选派63名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统筹推进建设管理,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51个美丽城市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4.2亿元,占年计划111.3%。金华路、朝阳路北段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博望三路开工建设,西环路等重点区域雨污分流改造稳步推进,望江路南段等2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实施。新改建公厕11座、垃圾收集站3座,完成北大街等4条道路人行道升级改造。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设置便民市场26个、摊位3800余个,新增公益性停车泊位8946个。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稳步推进,主干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5%,市容环境卫生持续巩固提升。镇村建设有序推进。河东店镇东干渠改造完成,武乡镇牛尾至毛堰公路改建竣工。铺镇莲花路、北二路建成通车。国道244、省道315汉台段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1亿元。建成通村(组)道路25条、23.5公里。河东店镇花果村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武乡镇吴庄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六)加快建设美丽汉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秦岭区域“五乱”整治深入开展,“山长制”全面推进,全面完成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面积2900亩。加快推进天保工程建设,义务植树65万株。大气污染防治持续发力,中心城区全年优良天数为320天,同比增加22天。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开展河湖“清四乱”集中整治,汉江、褒河防洪工程加快推进,出境水质保持Ⅱ类以上标准。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千户、金星村小型生态污水处理站建成投用,1.2万户卫生厕所完成改建。
(七)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及“一查一补两落实”等行动,实施财政专项扶贫项目134个、投入资金9129万元,带动贫困户劳动力就业351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全区剩余477户675人如期脱贫,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措施,“点对点”免费输送15批561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有关要求,为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1.3亿元、失业保险费456.5万元、工伤保险费429.3万元,落实稳岗返还资金2845万元。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6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1%以内。民生保障持续发力。简化救助程序,开通“绿色通道”,累计发放低保金5958.3万元、临时救助资金244.6万元。完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白渡社区等2个日间照料中心和同心村等10个互助幸福院。加快健康汉台推进步伐,市人民医院妇儿专科楼及医疗保障楼投入使用,创建健康单位65个,健康家庭860户。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编制完成中小学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改造提升西关小学等25所学校,建成汉台中学综合楼,恒大小学开始招生,新增学位1200个。“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创建步伐加快,新建市民免费体质监测网上预约平台,建成七里镇江村等4个社会足球场。组织开展各类线上群众文化活动500余项,放映公益电影3000余场,建成14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不断完善。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建成11个镇(办)规范化司法所,实现进京“零”非访。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建成11个“平安智慧小区”、无人机巡控平台。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做好安全生产、防汛减灾、消防防火,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疫情冲击和内外部环境变化挑战,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传统服务业占比较大,消费拉动作用尚需进一步释放,新业态、新模式还需深入挖掘,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我区土地资源紧缺,项目建设受到制约;财税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三保”工作压力巨大;社会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区委十六届十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紧扣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强做优“四个在汉中”承载平台,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奋力谱写汉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汉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以上。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7.5%。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6.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控制在3%左右。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三、2021年重点工作措施
(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持续加强各类重点场所的综合整治,常态化防范农贸市场、学校等重点机构以及各类集聚性场所聚集性疫情风险。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染病医院迁建,尽快补齐疾控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短板。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精选出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重大战略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社会民生项目四类20个,成立汉台区高质量项目专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全过程负责项目招商引资、签约落地,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和难点。开展“重点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推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开工、半年一观摩”,修订完善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项目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完善领导包抓“五个一”等工作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解决项目建设推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区本级107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05亿元。开展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专项攻坚行动,对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实行清单管理,并纳入年度考核任务,力促市区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到50%以上、二季度达到80%以上、三季度100%开工。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的政策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的重大问题,围绕产业转型、“两新一重”、城市更新和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提前储备一批“拿出来就可以用”的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省上盘子。大力促进消费回升。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全方位优化消费环境。策划举办消费促进季、惠民家电消费节等活动,支持商超、企业开展促销,推动汽车、家电等实物消费扩容。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精心组织2021年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推进文旅体消费复苏,力争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5.6亿元,接待游客人数达1240万人次。积极发展新零售、信息消费、绿色消费等,全面丰富提升夜间经济业态,拓展新型消费市场。新培育限上贸易企业15户,电商企业8户。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加快打造国家级高新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及生物医药产业园,启动联丰路北段至铺镇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拓展5G技术应用,引导鼓励园内企业逐步实施工业互联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全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工作,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园、科技示范基地,支持陕钢研究院建设金属材料研究实验室、红润化工建设特种油研发中心等机构。加大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汉台区优秀人才服务保障实施办法》及优秀人才“服务绿卡”制度,完善科技人才库,鼓励顶尖人才带项目、带专利、带团队入园创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工业倍增计划,持续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三年护航行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现代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落实“百千干部包联帮扶百千企业”等包联帮扶政策,加强要素保障,力促企业稳产达效。强力推进汉江药业、神龙药业等项目投产达效,全力推进新松机器人、君泰航空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力支持朝阳机械、大秦机械等企业技改项目加快实施,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补链强链延链,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6户。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以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城市经济特色,实施三产升级工程,培育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推进天汉文化商旅、中心国际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促进传统消费扩容提质。完善皇塘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精品乡村旅游线路2条,提质文旅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态,以智慧汉台数字产业园为依托,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广智慧政务等大数据应用。健全农村电商全覆盖服务体系,加大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力度。建设河东店大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医养在汉台”品牌。加强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出一批试点示范。积极稳定农业生产。持续夯实3+X产业基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万吨以上,新发展蔬菜500亩,改良桔园3000亩。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下大力气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年末生猪存栏达8万头以上。强化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创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认定家庭农场15家,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以上。
(四)持续协同推进城乡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重点年活动,认真落实“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行动,加快实施梁州路、文庙巷等24个棚户区及16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力推进博望二路、三路等道路建设,实施兴汉路道路综合改造,加快城区雨污分流,逐步改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深入开展综合创建,升级改造中山街、北大街等人行道,新改建便民市场7个、公厕14座。落实“路长制”,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强力推进重点镇建设。推进河东店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全力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实施山河堰遗址公园等项目,提升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加快武乡镇省级历史文化古镇建设,依托天台山、哑姑山旅游资源,融合景区、街区、园区元素,提升古镇风貌。推进铺镇旧镇区改造,加快实施联丰南路棚户区改造,彻底打通高新区与铺镇镇区交通瓶颈,促进产城融合。加快国道244、省道315汉台段实施,推进汉台大外环线建设。
(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严格“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做好产业带贫增收、贫困人口稳岗就业、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带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20个脱贫振兴一体化示范村建设,新启动15个村示范创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强力推进“八清一改”,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保持村庄干净整洁,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100%。新改建卫生厕所1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发挥乡村振兴指导团作用,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培养乡村致富能人。
(六)抢抓双循环战略机遇,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
抢抓省委打造“一带一路”五个中心、市委建设西安“汉中飞地”和省级自贸试验协同区机遇,对接大西安,延伸配套产业链,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与大西安、成渝城市群的适配性。加快融入关中平原、成渝等城市群和汉江经济走廊,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交流合作。深化京汉、津汉、沪汉、通汉合作,打造对口协作示范区。深入实施“四向融入”战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及关天、成渝、江汉经济圈等重点区域,抢抓国企进汉、汉商回归、京汉合作等政策机遇,用好丝博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平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精心策划包装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力促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完成招商引资250亿元以上。
(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快建设美丽汉台。
贯彻落实秦岭生态保护条例,从严落实“三线一单”规定,以秦岭生态保护督查、巡视和专项整治“回头看”为契机,坚持举一反三,扎实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和“青山”联合执法,大力整治秦岭“五乱”,确保生态屏障有效筑牢。加大扬尘、机动车辆、涉气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管控,建立完善大气污染热点网格监管体系,确保空气优良天数、PM2.5等指标达到市考要求。落实“水十条”,对全区农村饮用水源地开展规范化建设,确保水源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开展长江十年禁捕行动,加快推进山洪沟道治理。突出土壤风险管控,动态更新重点监管单位名录,严格执行重金属染污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加快建设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一体的汉中市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八)切实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民生全面进步。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用足用好免减缓返补等扶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稳定现有就业岗位。积极培育新业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吸纳就业。扎实谋划新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多方式培训技能人才、多渠道推送就业信息、多措施组织劳务输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加快推进崔家营小学、崔家营幼儿园、舒家营小学等学校建设,力争过街楼幼儿园秋季开班招生,全年新增4230个学位。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健康汉台建设,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联体建设,加快推进传染病医院、中医院、口腔医院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力推进体育运动中心二期建设,抓好竞技体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优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积极稳妥完成转业安置任务,进一步提高退役军人优抚优待水平。全面落实社会救助、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推进汉台区社区居家养老示范点工作,建成日间照料中心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0个。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工作。加强和完善政府债务管理,推进隐性债务化解工作。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和重大投资项目管理,守住债务不违约底线。严打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禁毒宣传。全面排查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切实做好汛期安全防范、森林防火工作,强化交通安全、公共消防安全整治,提升安全生产等公共安全防范治理水平。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2021年,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齐心协力、砥砺前行,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谱写汉台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陕西强区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三市:即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强市、幸福宜居名市。
山长制:即以秦岭保护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建立由市级、区(县)级领导担任“山长”的管理体系,落实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最严明的责任。
河湖长制:即由河流、湖泊最高层级的河长、湖长担任第一责任人,对河流、湖泊的管理保护负总责,其他各级河长、湖长对河流、湖泊在本辖区内的管理保护负直接责任,按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河流、湖泊管理保护工作。
四个在汉中:即学研在汉中、医养在汉中、旅居在汉中、兴业在汉中。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即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人行道改造、违章建筑拆除、断头路打通以及架空线缆落地整治工作。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四向融入:即向东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向北融入京津冀经济圈。
汉台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表(草案)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