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有效遏制秸秆焚烧现象,杜绝大气污染,区农业农村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加大秸秆的收集、转运、储存工作力度,加快秸秆多元化生产加工,大力推广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全年实施秸秆综合利用31.12万亩,其中秸秆还田面积25.23万亩,秸秆堆沤制肥0.95万亩,饲料化利用2.39万亩,发展草制品加工1.1万亩,草菇种植利用0.95万亩,示范推广小麦免耕播种稻草覆盖技术应用0.5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94.4%以上。2025年“三夏”期间,累计投入秸秆综合利用机具6000余台,其中:带秸秆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450余台,拖拉机及配套旋耕机1200余台(套),起浆平地机56台,微耕机3000多台。8.43万亩油菜和7.38万亩小麦累计产生农作物秸秆5.13万吨,采取秸秆粉碎还田、堆肥制肥、基料化、农户作生活燃料等多种利用方式,夏季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29%。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和《汉台区202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明确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等,层层夯实工作责任。“三夏”期间,我局8个局属单位包联9个涉农镇(街道)下沉田间地头,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督导和技术指导,解决秸秆利用技术难题。
(二)加强收储还田。按照“区域收储、集中转运、规模利用”的原则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指导全区9个涉农镇(街道)结合实际、合理布局,根据农作物分布状况,依托秸秆禁烧点共设置秸秆堆放转运点72个。设立镇街跨区机收服务接待站5个,发放《致广大机手的一封信》5000份,引导区内区外联合收割机开启秸秆粉碎装置,严格按照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规范开展秸秆机械粉碎还田作业,秸秆还田面积占秸秆总利用面积的80%以上。
(三)探索多元化利用。全区19家主体(养殖户)开展秸秆饲料化利用,2家主体开展秸秆基料化利用。对收获期间未能直接粉碎还田的秸秆,动员和引导农民群众及时清理,集中转运堆放或运送至中节能公司进行燃料化利用。建设汉台区铺镇鸿运家庭农场、汉中市秸丰草制品有限公司两个市级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开展秸秆原料化利用,全年利用农作物秸秆5460吨,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扩大舆论宣传。区政府与镇(街道),镇(街道)与村(社区)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提高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意识。“三夏”“三秋”关键时节,抽调人员组成5个农机农艺技术指导组,全年开展技术宣传培训1000余人次,培训农机手150余人次,印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浓烈氛围。
下一步,我们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多渠道争取秸秆利用资金和项目扶持,出台秸秆利用补助相关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引导农民多途径探索、多形式利用,逐步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依托、农民广泛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全区秸秆禁烧成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