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绝没想到一个决定竟然让他名垂青史。
据史料记载,张骞出生于西汉初期汉中郡城固县,青年时在乡党、城阳中尉邓先的府内当差。小伙子有文化、有眼色,动作麻溜果敢,无论是份内还是份外工作都办得展展妥妥的,很少出纰漏。邓先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所以,对他另眼相待。邓先退休之前,把风华正茂的张骞举荐给朝廷,景帝刘启赏识邓先的忠诚和智慧,爽快地卖给他个人情,任命张骞为议郎,负责决策建议与政令落实。
初任大汉王朝公务员,张骞工作热情高涨,干劲昂扬,但实际上,接连数月,张骞连刘启的面都没见着,只被上司召去参加过一回政令讨论会,撰写了两份工作计划,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杯茶、一捆简,塌在冷板上坐一天。纵使如此,张骞依然相信老天不会辜负他热情与执着,一定会赐给他干事创业的机会。
公元前138年,张骞翘首以盼改变人生的机遇终于来了。
这一年,武帝刘彻听西北边关信使说,匈奴大军攻破月氏,抢夺地盘和牛羊,并把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当作酒器。月氏人想报仇雪恨却苦于势单力薄没有帮手,他们希望大汉王朝能雪中送炭,伸出援手助他们一臂之力。刘彻雄心勃勃,志存高远,几经权衡,最终决定派特使联络月氏夹击匈奴,解决帝国边境安全隐患。然而,庙堂上的达官显贵、重臣要员没有一个人给刘彻面子,响应他的号召。刘彻不能自己打脸,便命人四处张贴告示,悬赏重金招募使者。
张骞一字不落地把告示读了三遍,心花瞬间怒放,热血当即澎湃,他急匆匆地赶回办公室立马给刘彻写申请、打报告,生怕动作慢了被别人抢了先。同事劝说他:“兄弟,您千万莫要冲动,从长安到月氏有万里之遥,而且必经匈奴控制区域,胡人野蛮暴躁,杀人不眨眼,此行必是九死一生,只怕你有命拿钱没命花,还望你三思而后行。”张骞坚毅地说道:“与其碌碌无为苟活,不如轰轰烈烈去死,我意已决,请勿相劝。”
刘彻非常重视这次开大汉帝国先河的出使活动,他把一百多号应招人员集中起来,亲自逐个考察筛选,最后任命张骞为使团“团长”,迁居长安的匈奴人甘父为“副团长”,兼做向导和翻译,授予他们外交官服、使者符节、通关文牒以及赠礼赠品,并要他俩起誓,保证人在符在。张骞因此声名鹊起,迅速走红京师长安,他和他的使团成了街头巷尾热议话题,有人夸赞他勇敢,也有人嘲笑他愚蠢。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述,使团出陇西前行百余里就被彪悍的匈奴骑兵截获并押送到单于王庭。单于厉声问张骞:“你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由于语言不通,甘父代张骞回话:“我们从长安来,奉大汉天子之命前往月氏,拜访月氏王。”单于冷笑说:“本王如果派人出使南越,途经中原,你们汉人能放行吗?”话落,挥手示意侍卫搜查他们行李和身体。藏在张骞袖中的符节与画在丝绢上的线路图以及送给月氏王的礼品悉数被搜了出来,除了张骞和甘父外,其他队员吓得瑟瑟发抖,像一群绝望的待宰羔羊。单于扬起符节追问是谁的,张骞没有犹豫挺身而出。而后,单于继续盘问张骞出使月氏的真实目的,张骞一口咬定说是做买卖。单于失去耐心,命令士兵把张骞一群人拉出去砍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部落首领起身叫停卫兵,上前对单于耳语说:“他们毕竟是汉朝的使臣,如果当作牛羊草率杀掉,必定会恶化两国的关系。倒不如把他们扣留下来,他日若是与汉人交战,这群人可以当作我们手里的一张底牌。”单于点头认同,当即下令把张骞和甘父安置在王庭附近的帐篷里,派兵士好好“照料”他俩的饮食起居,其他人员和物品分赏给王公大臣。
大殿上顿时炸了锅,在座的王爷、头领顾不得身份和体面,踢开座椅就冲上去抢物、抢人。张骞趁乱夺过侍卫手中的弯刀架在脖子上,拽住甘父走近单于大声说:“大王不把符节还给我,我只能自裁向我皇谢罪。”说完,使劲捏了一把甘父,甘父会意,立即把他的话给单于翻译了一遍。单于敬重张骞是条汉子,抬手就将符节和丝绢一并扔在他的面前。
起初,张骞以射猎、诈病、绝食甚至装疯卖傻,试图制造机会逃跑,但都未逃脱单于的掌控,无奈之下,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反复背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来鼓舞自己。单于见张骞不惧生死、隐忍刚毅,不同于常人,一股强烈的征服欲望喷涌而出。他想看看张骞到底能硬到什么时候,就把一个漂亮的婢女、一片草场和成群牛羊赏赐给张骞,并威胁说不和女子结婚生子,收缴符节,打断双腿。张骞脑瓜子灵光,稍加思索便揣摩出单于的真实意图——逼他娶妻生子,消磨他的意志。张骞冷静地琢磨了两天,一个长远的逃离计划在他的脑子里逐渐清晰起来。
于是,在婚礼上,张骞故意摆出一副诚惶诚恐的姿态,频频向单于敬酒谢恩。单于自以为赌赢了,得意地笑了。此后,张骞每天与甘父一块儿把牛羊赶到草场,拣一处远离卫兵视线的地方,让甘父教他匈奴语言,至于为什么,张骞没有告诉他原因。两年后,儿子出生了,父亲的本能被唤醒,张骞这才完全接纳、亲近娘俩,毕竟,妻子和孩子是无辜的。闲暇时,他给妻子讲他的人生理想、出使路上的经历和故乡的风土人情,动情之处潸然泪下。泪水软化了这个善良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