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世界遗产“汉中三堰”

“汉中三堰”由山河堰、五门堰和杨填堰组成,是汉江上游极具代表性的水利灌溉工程。“汉中三堰”始建于汉,于宋元时期得到系统整修和扩建,并初步形成灌溉工程体系。“汉中三堰”的灌溉区域相互补充,滋养着世世代代的汉中人民。

“汉中三堰”为低坝壅水,主要由渠首枢纽、灌排渠系和控制工程组成。“汉中三堰”充分利用地势部署灌溉渠道和溢流堰,以最少的工程设施和管理,满足了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需求,具备了节制水量等功能。

“汉中三堰”至今仍发挥功效,直接灌溉面积为21.75万亩,是我国可持续灌溉工程的典范。2017年,“汉中三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江水依旧古堰依然

汉中是一座因水得名的城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就发源于此。今年7月,引汉济渭工程实现先期通水,长江与黄河成功“牵手”,汉中也因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得到广泛关注。

千年前的汉中人曾修建了许多伟大的水利灌溉工程,“汉中三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且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汉中三堰”是一个有机整体,渠系相互衔接,灌溉了汉中盆地的核心地区,推动了区域农业发展,是汉中成为秦巴山区重要产粮区的有利因素。

12月11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汉中三堰”,领略千年前水利灌溉工程的魅力。

12月11日,在山河堰二堰遗址,喻东平正在向记者讲解山河堰二堰修建的故事。

汤汤汉水孕育的伟大工程

汉中地处汉江上游,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密布。据史料记载,自秦汉起,汉中人民便在汉江大小支流上修建堰坝。长期以来,这里形成了发达的农田灌溉体系。

“汉中水利灌溉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中三堰’。直到今天,它们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灌溉面积共计21.75万亩。”全程参与了“汉中三堰”申遗工作的汉中市水利局原副局长雷保寿说。

除了丰富的水资源,地理位置也是汉中水利灌溉工程发达的重要原因。

山河堰二堰遗址的石条上,倒着的“山”字刻痕清晰可见。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关中与巴蜀地区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军事变动,常常推动汉中的灌溉农业产生飞跃性发展。

公元1世纪,汉中盆地已有相当规模的引水灌溉工程,“汉中三堰”也创修于此。

公元11世纪,汉江流域灌溉工程迎来了一次发展高潮。在宋金战争中,金人占据了关中,汉中则成了宋金对峙的前方阵地。为保证军饷供给,宋在汉中大兴水利、发展农业。“汉中三堰”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开始发展并壮大的。

“两宋时期,由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组成的汉中灌溉工程体系已初步形成,统称‘汉中三堰’。它们共同代表了汉中盆地灌溉农业的历史和水利灌溉工程的科技水平。”雷保寿说,“关于‘汉中三堰’的具体修建时间,学术界有不同意见。但根据文献资料和考古证据推断,它们大体创修于汉代,得益于历代的兴修维护,其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并为世人所熟知。”

“汉中三堰”代表了当时水利科技发展的最高成果。其先进的技术、巧妙的设计体现出先辈们的智慧,为今天的水利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水利灌溉工程中的佼佼者

在汉中上百处的古代堰坝中,为什么“汉中三堰”最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呢?

“‘汉中三堰’除了灌溉效益大、使用时间长等共性外,还各具特色。山河堰在汉中盆地整个灌溉渠系中的影响力和灌溉面积最大,五门堰历史遗存最完整、最丰富,杨填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我们决定将这三堰‘打包’申遗。最终,它们不负众望,于2017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雷保寿说。

山河堰,又称萧曹堰,创修于汉初,截引汉江支流褒河之水灌溉农田。渠首位于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褒河谷口。

山河堰是汉中古代堰坝中规模最大、发挥效益最大、使用时间最长的水利灌溉工程。据记载,鼎盛时期,山河堰共有六堰,其中山河堰二堰为官堰,即主堰,由官府筹资筹工修建、修葺、管理,其余五堰均为民堰。

五门堰现状。

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岸,拦截汉江支流湑水河水灌溉农田,因渠首横列五门进水洞得名“五门堰”。五门堰主要由引水堰坝、引水五门、进退水龙门和灌溉渠系组成。五门堰附近还保留着明清时期修建的观音阁、龙门寺等附属建筑。

“龙门寺在当时相当于小型的水利衙门,每任县令隔一段时间就要来此办公。如今,寺里还供奉着四位对当地有着巨大贡献的县令的塑像。”原城固县五门堰文物管理所所长熊江宁介绍,“城固当地流传有‘宁管五门堰,不坐城固县’的说法,说明当时五门堰管理者的地位之高、权力之大,也从侧面证明了五门堰的重要意义。”熊江宁说。

杨填堰现状。

杨填堰位于五门堰下游约10公里处,同样引湑水河水灌溉农田,相传为萧何、曹参所修,宋代前称张良渠。南宋乾道五年,抗金名将杨从仪“知洋州时,葺筑杨填堰,大兴水利,灌洋州、城固农田五千顷”。人们为了纪念杨从仪,将张良渠改名为杨填堰。

杨填堰灌区跨城固、洋县。其灌溉用水及维修费用的分配,向来有“城三洋七”的说法,即城固占三成,洋县占七成。

“关于杨填堰的管理和使用规则原为约定俗成,后被官府认可。这也是水利上的传统,即乡规民约一旦得到民众认定后,便会由官方颁布,并刻碑立石,形成相应的法规和制度。这样做既尊重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有助于灌溉工程规范管理和长期运行。”熊江宁说。

刻在石头上的水利故事

关于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记载,最常见于水利碑石上。所以,水利碑石也是研究水利史的“活化石”。

“历代治堰者,每逢大事,必刻石立碑详陈其事。内容涉及堰史、管理制度、水利纠纷、风土民情等各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区域历史、水利发展史的重要史料。”汉中市石门水库管理局督查考核办公室主任喻东平说。

汉中市博物馆展出的《山河堰落成记》(局部)。

在水利碑石中,“石门十三品”中的《山河堰落成记》久负盛名。它详细记述了南宋时期山河堰的一次修复始末——南宋绍熙四年,山河堰六堰均被大水冲毁,官府、百姓共同集资修复堰坝和溢流渠。于是,便有了《山河堰落成记》。

“《山河堰落成记》只用了135个字,就载明了施工缘由、规模、用工、用料、官府资助等情况,是一篇完整且精干的‘竣工报告’。”喻东平说。

五门堰附近的龙门寺内藏有宋、元、明、清历代碑记50余通,类型包括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清查田亩碑、水利保护碑等碑,有“小碑林”之称。

“把五门堰的碑文都读一遍,就能基本掌握汉中的水利历史。”雷保寿介绍,五门堰的碑刻碑石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五门堰的创修、管理及历史沿革。碑文语言流畅,字迹娟秀,雕刻精湛,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农田水利开发、管理、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记者手记

千年古堰惠泽一方

12月的汉中,气温接近零摄氏度,若是靠近河边,则更觉湿冷。可当记者来到褒河旁看到山河堰旧址,在湑水河畔了解五门堰和杨填堰的历史时,心中竟升起一股暖意。记者或许是被古人的智慧折服,又或许是被汉中人与“汉中三堰”的“鱼水情”感动。

记者在山河堰二堰遗址依然可以看到刻有“山”字和箭头的石条,以及手掌大小的夯窝。这是千百年前,古人凭借智慧“征服”褒河,并与之和谐共处的证据。

在五门堰附近的龙门寺内,水利碑上刻的一字一句,真实记录着这里发生的一切。龙门寺前的湑水河水缓缓向前,继续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杨填堰因杨从仪而得名,杨从仪也选择长眠于杨填堰旁,陪伴着他挂念的堰坝和百姓。人们感恩其功绩,将其奉为“水神”。

水利灌溉工程在汉中人心里占据怎样的地位呢?相传,历史上,汉中的官员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被称为好官。一件是“君事”,即完成君王安排的事情,对上有交代;第二件就是“水事”,把水利灌溉工程维护好,对老百姓有交代。

如今看来,此说法可能略有夸张。但是,五门堰附近的龙门寺内依然供奉着四位对五门堰有重大贡献的县令像,为此说法增加了一些可信度,同时还彰显了水利灌溉工程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千年古堰惠泽一方水土,一方水土传承千年文明。“汉中三堰”以其科学的规划、质朴实用的建筑、持续数千年的有效管理,生生不息地浸润着汉中沃野,也见证着中国灌溉文明的发展和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