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重开汉南书院记

  2021年11月1日,始建于清、已有282年历史、曾被誉为陕南最高学府的“汉南书院”终于重新面向社会开放!

汉南书院位于汉中市汉台区中学巷西段,是陕西省汉中中学的前身,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三月,由时任汉南副使岳礼、汉中知府朱闲圣、南郑知县侯天章首倡并捐资修建,选址乃南郑县(今汉台区)城北明瑞王府遗址东侧一处废祠。经划学田、捐廉俸、创斋舍、缮门垣、开官课、立规条,集诸生讲习其间,额之曰“汉南书院”。“汉南”一词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之《孟冬纪·异用篇》,意为“汉江之南”。唐代汉江中上游属山南道,治所在襄阳,称为“汉南”。后来“山南道”分为东、西道,“山南西道”的首府(即省会)在汉中,也就有了“汉南”之意。唐宋之后的明清时期,随着秦巴山地的大规模开发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汉中拥有了“汉南”的雅称。至清时,汉南已赫然独指汉中、南郑之地。书院历经乾隆、嘉庆、道光近百年历史中,因白莲教侵扰短暂中断,后在嘉庆时任陕甘总督松筠、汉中知府严如熤及道光汉中知府杨名飏的历次重修、扩建下,数次增田增舍、私捐募资,至道光九年(1829年),汉南书院已建有大门、二门、文昌祠、奎星阁、三重斋房、院舍百余间、购学田千余亩,各县生员、生童最多时达240余人,甚至为专课南郑生童还建成了院中院——中梁书院,成为名符其实的陕南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官办府属教育场所,可谓盛极一时,名冠山南。

然而,同治二年(1863年),书院突遭兵火之患,斋舍焚毁殆尽,学田簿籍亦遭烧失!两年后,幸得时任江西巡抚、西乡人李文敏倡议捐银,汉中知府亦将南郑绝产划拨书院,方得以恢复。光绪十二年(1886年),户部员外郎、褒城人(今勉县)王屏山因目疾辞官归乡,主持院务,他募银两、建斋舍、添图书、明礼仪、重品行、习义理、改新学,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功实现书院向学堂的转变,更名为“汉中府官立汉南中学堂”。

随着民国初立,科举废止,政府又将其命名为“汉中中学校”。自创立之始至清末,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一百六十六年,汉南书院俨然成为秦巴腹地的教育文化中心。鸿儒硕学,论道汉南,著书立说,聚徒讲学,声名远播;莘莘学子,研学修业,德高才全,斩关擎旗,金榜题名。其中的进士就多达48人,不乏西乡人李文敏、南郑人陈道坦、洋县人岳震川等天汉翘楚、国之栋梁。其间编辑的乡土文献《嘉庆汉南续修郡志》《乾隆南郑县志》《山南诗选》《褒谷古迹辑略》都是汉中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如此,一九四九年前,略阳人刘次枫任校长时,这里还是陕南早期传播进步文化思想、声援反帝爱国运动、支持反蒋抗日、营救地下党员、培养输送热血青年的重要场所,先后涌现出红军著名将领、黄洋界保卫战总指挥何挺颖,著名戏剧家、左翼作家左明等一批仁人志士,一度成为陕南特委机关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改名为“陕西省立汉中中学”,是首批全省十五所重点中学之一,省级示范高中,2000年汉南书院旧址也被列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2015年,由于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汉中中学迁移新址重建,写满近三百年岁月沧桑、充满着汉南历史古韵、凝聚着汉中人文精神、承载着汉中文化标识的汉南书院旧址从此深居陋巷、大门紧闭、黯然落寞、少人问津,逐渐湮没在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中……

“王朝日偃新民不廢弦歌地,國運鵬搏古院猶聞鳯語聲”,这幅位于汉南书院二门两侧的对联,似乎昭示着这座汉南最高学府虽经王朝日偃,但在国运鹏搏之时,仍能不废弦歌、凤语犹闻!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教奠基、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加强汉南书院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呼声日益强烈,丁锐、冯凯、梁中效等市政协委员多次以提案、建议呼吁重新向社会开放汉南书院、建设汉中教育博物馆,并以此打造“学研在汉中”城市品牌新地标。有道是:寒冰不能断流水,枯木也会再逢春。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汉中市党委高度重视、拨出专款,教育部门抓住机遇、闻令而动,汉中中学筹资筹劳、整修布展,仅历时四月有余,便将荒废多年的汉南书院修葺一新。

开放之日,当我郑重宣布“汉中市汉南书院正式免费重新向社会开放”的话音刚落,“为学日益”匾额下的汉南书院之门便徐徐开启,标志着汉中文教事业新的里程正式开启。我随同前来参加仪式的各界群众和师生代表步入书院,只见古木苍翠、古韵生香。据汉中中学校长文庆华介绍,书院整体建筑为明清风格,分三进四院加内迴连廊布局,占地近4亩,仅为兴盛时的1/20,是当年祭祀孔子及本土乡贤,兼具藏书和教师办公的地方。大门内两侧分左右门舍,二门内正中心广场塑有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孔子铜像,旁边立有两块因年代久远而字迹漫漶的石碑,铜像后即是“濯汉堂”,堂内陈设简单,应该是当年学生进行官课和馆课的地方;堂前丹桂飘香,桂花树既是汉中市树,又有登科折桂及第之意;门柱镌刻着“推吉地自有淵源,漢水漢郡漢语;問此間誰爲英物,張公李公方公”,足见当年这里培育的人才数量之多、影响之大。穿过濯汉堂,就来到了奎文阁,阁后别样洞天,爬柏凌霄怒放,虹桥卧波、鱼翔莲底,既有“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之清幽,又有“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的意趣。跨过石桥即是书院最高殿堂——大成殿,这里曾是当年考取功名与及第学生尊师祭祖、回报桑梓、光宗耀祖之地。走出大成殿,沿两侧回廊驻足参观,除历任建校名人、功德石刻、校训条规、书法作品之外,还展示了书院杰出院长、监院、知名校友以及汉中近年来的教育成就。

走出书院,当我回望书院那饱经风霜雨雪、略显斑驳的朱红大门,重新审视这方“宫于明、庠于清、人文以藪;背乎嶺、臨乎漢、帝業所基”的人文胜地,不仅感慨万千:俱往矣,汉南三百年书院虽数易其名、兴衰更迭,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得益于多少仕绅贤达慷慨解囊、倾其所俸、回馈桑梓;多少笃行先师言传身教、躬亲讲授、文风丕振、桃李成荫;多少莘莘学子重规守条、寒窗苦读、经世致用、中第成儒,乃三秦翘楚,国之栋梁!镶盛世,中华五千年文明虽沧海桑田、历经磨难,终迎民族复兴、中国梦圆。又适逢建党百年,倡科教兴国、文化自信、精神赓续。重开汉南书院必将重振天汉雄风、汉风古韵,重树汉中人文教育标识,重现汉之文脉、汉之文化、汉之文明,并以此告慰先贤,启迪世人,乃教育之幸,百姓福音!

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