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魏延蒙冤虎头桥

在汉中城区中心广场西北角,天汉大道西侧楼下,有一间文化室。室内陈列着几通石碑,正中一通“古虎头桥碑”格外醒目,它通高200厘米,宽77厘米,厚20厘米。方额龟座,额高60厘米,额中浮雕40×50厘米一具虎头,生动逼真。碑文上款行草:“汉马岱斩魏延处”;正中楷书‘古虎头桥’四个大字,字径23厘米,格外醒目,10米外可见;下款行草:“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重建”,上下款字径10余厘米。这通1933年重新在原处镌刻再立的石碑,所为者何人,已无史料稽考。该石碑是蜀汉文武内耗、骁将魏延被冤杀的历史见证。它蕴含着一段不堪回首的三国历史和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

魏延(?--234),三国时蜀汉名将。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县东)人。赤壁之战后,以部曲归顺刘备,随军入川,数有战功,升为牙门将军。

建安二十年(215),当曹操占领汉中后,汉中对巴蜀的重要战略地位引起刘备偏将黄权的关注。黄权旋向刘备进言:“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刘备派黄权为护军,往阆中(今四川阆中)准备迎接从汉中逃往此地的汉宁郡守张鲁来蜀。黄权到达阆中后,张鲁已北归汉中,投降曹操。

建安二十四年(219)五月,刘备率军北进,挤走曹操,攻占汉中。七月,在沔阳(今陕西勉县旧州铺)称汉中王,不久返回成都。为了确保汉中这块战略要地万无一失,拟选拔一得力军事将领统军镇守。众人以为同刘备结义兄弟张飞勇猛异常,威名天下,当是最佳人选。张飞也以为镇北拒曹,非已莫居。然而,刘备力排众议,擢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并任都督,镇汉中,将保卫北部边疆汉中的重任交给魏延,这一决定震惊蜀中文臣武将。刘备大会群臣,倾听魏延拒敌之策。刘备问:“今委以你固疆重任,你如何对付强大的曹操军队?”魏延答:若曹操举魏全国大军而来,即为大王拒之;若曹操以偏将领十万大军而来,当为大王吞之。”骁勇善战的魏延这些战略上藐视曹魏、战术上重视曹魏的豪言壮语令人振奋。刘备高兴地说:“很好,文长定会不负众望,保我汉中无犯,蜀中安然无恙。”镇远将军魏延受命于危难之时,率领蜀军屯于汉中,据险守要,厉兵秣马,力阻曹魏,确保汉中平安无事。

章武元年(221),刘备登基称帝,为奖赏魏延镇守北疆重镇汉中之功,授其为镇北将军,封都亭侯。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率十万大军进驻汉中,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北伐魏国。任魏延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随诸葛亮征讨曹操。建兴八年(230),诸葛亮命魏延率军西进羌中,打败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因战功升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持节、进位南郑侯(其封地在今汉中市汉台区)。继续在诸葛亮麾下为将,完成北伐大业。

魏延勇猛过人,善待士卒,精通韬略。诸葛亮率军北伐,魏延数献奇策,经诸葛亮使用,两次未获大胜,便疑其计谋可否适用。魏延见丞相几出祁山,不是缺粮而返,就是无果而还,心中甚是着急。建议自己领精兵五千,像当年韩信暗度陈仓那样,避开曹军正面防区,走褒斜栈道,沿秦岭南出奇兵向东翼迂回,经子午道北上偷袭咸阳,与丞相诸葛亮大军夹击魏军,定获全胜。一生唯谨慎的诸葛亮认为无胜算把握,不与采纳。于是,魏延常在军中散布诸葛亮胆怯,叹息自己才干无人识、无处用的消极言论。魏延诋毁诸葛亮,自然遭到对方反感。

魏延性情高傲,言行又不检点,众人均敬而远之,唯长史杨仪不买这个帐,嗤之以鼻。加之魏延见杨仪对诸葛亮凡事唯唯诺诺,缺乏主心骨,压根就看不起杨仪,杨、魏二人犹如水火,互不相容。后来发展到“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不可调和的地步。葛亮明知二人素来不合,这是前沿军中之大忌,而以“惜杨仪才干深,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为由,而“不忍有所偏废”。作为前线总指挥的诸葛亮对此视而不见,不作任何调处,任其发展,这正是诸葛亮和蜀国的悲剧所在。以致酿成后来杨、魏相互猜忌,相互倾轧,魏延被冤杀,堡垒被自毁的严重后果。

不怕敌人强大,就怕内部倾轧。杨、魏二人不和,连远在江南的吴国君主孙权也有所耳闻,并十分忧虑。认为有朝一日诸葛亮离开人世,二人矛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一次,孙权醉酒,借醉意对蜀国使者费一针见血地说道:“杨仪、魏延虽对你们国家有过鸡鸣犬吠之类的贡献,但是说到底只能算放牧的小人。不过既然你们已经任用了他俩,又把他俩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就不要放任不管。如果有朝一日诸葛亮逝世,两人一定会生出祸端。你们糊里糊涂,不去防备处置,岂不是遗祸无穷吗!”蜀国众臣迷惘糊涂,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孙权预言后来得以实现。

蜀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八月,第五次率大军伐魏、屯兵五丈原与魏大将司马懿对峙的诸葛亮积劳成疾,弥留之际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商讨身后撤军回汉中之事。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把身居丞相司马的魏延排斥在外,显然是对其不信任。诸葛亮安排撤军时,让魏延断后,不管魏延服从与否,均按此办理。诸葛亮死后,魏延对文官杨仪执掌统军大权不屑一顾,并反对其从前线退军。杨仪派费探听魏延意图,魏延表示:“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宗、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而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乎”!魏延心直口快,又让费祎与已连名状告杨仪。费祎欺哄魏延说:“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魏延不以诸葛亮之死而中止伐魏,赤胆忠心可见一斑。并执意和魏军一决高下,这是何等英雄气概。

魏延见杨仪率军撤离前线,在军人眼里,这和临阵逃脱没有什么两样。便抢先南归,烧毁途经栈道,意在断杨仪退军后路,迫其返回拒曹前线。魏延、杨仪均视对方大逆不道,各自派人往成都,表奏后主刘禅,对方背叛朝延。远离前线不知底细的蜀中谋臣,对杨仪表奏深信不疑,以为魏延叛离属实。

杨仪率军径小路日夜兼程赶往汉中。先一步南行占拒褒谷口的魏延派兵进攻杨仪,杨仪命将军何平迎战。何平指责魏延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便不听长史指挥,聚众反叛,还不快快受降!”魏延部属听到这些蛊惑人心之词,大多散去。魏延独与其子奔汉中,杨仪派马岱将其斩杀于虎头桥前,后又灭其三族。可怜一代宿将落此不白之冤。魏延死后,有人哀叹:“从此蜀中无大将,竟使廖化作先锋。”

杨仪忌贤妒能,给魏延臆造怀璧之罪,加害魏延,瞒过一时,终难长久。诸葛亮死后,杨仪想取代诸葛亮职位。“仪既领军还,又诛魏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代亮秉政”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洞察一切、对属下了如指掌的诸葛亮认为,杨仪心胸狭窄,与蒋琬相比,不拟担当国家重任,便密奏后主刘禅,推荐蒋琬。后主刘禅采纳相父荐言,任命蒋婉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任中军师。杨仪心怀不满,想到自己任职早于蒋琬,还曾是蒋琬上司,跟随诸葛亮后,又长期在前线征战。论才干,也在蒋琬之上,职位反而低于对方。于是,经常牢骚满腹,“时人皆畏其言不节,莫敢从也”。唯后军师费祎前往看望安慰杨仪。一次,杨仪对祎说,诸葛亮死于前线之际,我若率军以投曹营,也许不会有今大天的下场,想到这些,真让人后悔莫及。费祎将这些话密告后主刘禅。建兴十三年(235),朝廷将杨仪削职为民。杨仪离开成都,迁住汉嘉郡(治今四川雅安)。到汉嘉后,杨仪仍心不死,又上书朝廷为自己辩护,同时诽谤他人,言辞激切,被科罪入狱监禁。杨仪感到生无意义,自杀狱中,落得个自绝于蜀的下场。

真正想背叛蜀国者杨仪死后,魏延功过重新得到评价。延熙元年(238)冬十一月,蒋琬总率蜀军屯镇汉中,反思魏延:“假若反叛蜀国,当初,蜀魏两军南北对峙,诸葛亮逝世五丈原,魏营近在咫尺,魏延何不往北降魏,而率军南来,断绝杨仪退军之路,实为迫杨仪抗曹,并无反叛之意”。作为军人,宁可前进一步战死疆场,绝不后退半步苟且偷生,这是何等英雄气概!蒋琬念魏延是蜀国宿将,以礼收葬于汉中城北石马坡,堆冢雕石,竖石人、石马于冢前,于虎头桥立碑修亭,供后人凭吊祭祀。

据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王行俭编纂的《南郑县志》载:“蜀汉南郑侯魏延墓,相传在北门外四里石马堰,有石马立田间,云是墓前故物。延固宿将,有战功,虽未路猖獗,身死族诛,蒋琬原其本意,但欲除杀杨仪,不便背叛。当日追述前劳,必有以礼收葬之事。石马遗址,传之故老,未必无因。”这是王知县对杨仪曲解魏延,蒋琬为魏延平反昭雪的具体描述。

有资料记载,后人怀念魏延,凭吊祭祀从未间断。现在,魏延墓已荡然无存,墓前石马已移至汉中市博物馆,供世人瞻仰。

1986年12月,汉中市(今汉台区)人民政府把虎头桥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6月,汉中城区修建中心广场,虎头桥一带被拆迁,专辟一室陈列虎头桥碑。该室坐西向东,室内装修如时,南墙贴黑色花岗石,镌刻着陈寿著《三国志》中《魏延传》,黑底金字,十分醒目。碑后黑色花岗石墙上,刻有白描三国人物。室门洞开,门额及两侧用黑色花岗石装修。门额上镌金字“古虎头桥”。两侧书有金字楹联:“虎桥往事明月知,汉水长流太守名”。三国时期,魏延是蜀国汉中郡第一任太守,至被害保境安民十余年,他在汉中为朝廷立下的战功,造福百姓的业绩日月可鉴,江河流载,史册永存。虎头桥碑室庄严肃穆,这是汉中人民怀念太守魏延,为褒扬其功绩所做的奉献。

“千年悲剧发生地,即此苍然一遗桥”。晚秋时节,淫雨潇潇,连绵几日,如泣如述。是在彰显太守功勋?是在悲悯骁将冤屈?驻足碑前,思绪驰骋。蜀国一代叱咤风云战将,因骄傲自满,行为不慎,受人以柄,遭忌才妒能之辈暗算,背上叛逆罪名,诛灭三族,未曾捐躯撕杀疆场,马革裹尸而还;却惨死自己兄弟刀下,落得不白之冤,筑成千古遗恨。魏延、杨仪作为国家重臣,不是像廉颇、蔺相如那样,以国家利益为重,相互尊敬,相互理解,团结共事,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是相互抵毁,相互猜疑,置国家安危而不顾,泄私愤,图报复,结果,既害人,又害己,最终贻害了国家。这史鉴与人与已不无裨益。历史使人明智,此言千真万确,古今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