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巍巍汉家发祥地--汉中古汉台

汉中城内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就是这座占地14000平方米、台垣高耸、气势宏伟、周砌坚石、俨如城垒的古汉台。

古汉台是当年汉王刘邦驻跸汉中的行宫遗址,也是宋朝之后汉中府署的后花园。1958年在此建立了汉中市博物馆,如今已发展为博物馆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享誉四方的名胜古迹。

鸿门宴后,沛公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刘邦率军取道子午,边行边烧,来到汉中。由于对项羽毁约不满,加之远离故土,刘邦及众多将士都不愿留在汉中,但在萧何“汉中乃天汉”的说服下,才渐渐安心,养精蓄锐,筑坛拜将,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北越秦岭,占领关中,继而统一全国,建立了西汉王朝。汉中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汉王朝的发祥地,永载史册,名传千古。

古汉台最早叫汉台,因其历史久远,所以人称古汉台。它又名七星台,坐北朝南,最高的台地达7米,为人工移土夯成。自汉以来,这里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祭奠和游乐的场所,代有修茸。现耸立于台北端的望江楼,始建于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府署东北隅有天汉楼,即望江楼的初称。民国七年(1918),望江楼经道尹张士秀主持重建并正式命名,此后名称再无更易。我国古代在名胜处有临江建楼之传统,一般统称为望江楼,也有冠以雅号者,如黄鹤楼、滕王阁等等,登之可以饱览山水,陶冶性灵,激发诗兴。但这个望江楼却与众不同,远离汉江数里之遥。其原原因是汉台地势高,登之南望汉江,能够清晰地饱览碧波东流、白帆点缀、巴山如黛、云烟缥缈的如画美景。难怪诗人咏出了“万叠云峰趋广汉,千帆秋水下襄樊”这样的佳句。

“汉水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汉台望江楼在陕南名胜古迹中的重要地位。而今,望江楼尖顶冲天,翼角翘起,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耐人观赏。革命前辈、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望江楼”金字匾额,更为其增添了光彩。现在一楼是佛教造像陈列室,二楼是道教造像陈列室。

望江楼正南,是桂荫堂。其始建年代无确切记载,眼前的这座建筑是1996年动工建成的,总面积800平方米,为庑殿式仿古建筑,气势恢宏。桂荫堂的命名和桂树有关,意在汉中的官员和文人学士都会受到汉桂的庇荫。

再往南有明代修建的镜吾池、洗心亭。亭内造型精美的铜钟,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还有被传为汉中八景之一的“月台苍玉”,又称“月台碧玉”。月台,是古代汉中府署大堂前突出之平台;苍玉,是一块用硕大碧玉雕造而成的如鼓玉础,外形像个容器,高130厘米,直径105厘米。最早记载这个罕见之物的是清初学者王渔洋。康熙十一年(1672),他奉命赴四川典试,路过汉中,在府署见到此物,于是记录在所著《分甘余话》之中。书中说:“汉中府治月台东南隅,有璞石如鼓而方,高二尺六寸,图八尺,间作四兽,面有剖露痕,审视之,真碧玉也。制似,相传楚汉间物。”之后嘉庆《汉南续修群志》、民国《续修南郑县志》,也均有记载。因为汉中是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人们便把月台苍玉和刘邦联系起来,说此石为刘邦的上马石、试剑石或汉王宫廷柱础,残缺处系刘邦剑劈所致。

古汉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众多文物精品,建有褒斜古栈道、汉中汉代史迹、汉中革命史迹、宗教造像等固定陈列室,另外还随时举办各种展览。特别是凿迁至本馆的“石门十三品”陈列室享有盛誉。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古褒斜道陈列室,共三个单元,揭示了栈道的历史渊源、形制规模和历史作用,再现了栈道的往昔风姿。

在跨越秦岭的诸条栈道中,褒斜道是最著名的一条。它沿着褒河和斜水而建。褒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斜水是渭河的一条支流。褒斜道南起汉中城北三十多里的褒谷口,北至眉县的斜谷口,全长235公里。褒斜二水同源于秦岭,其分水岭五里坡在整个秦岭山脊中最为平缓,故为古人所利用。它的开凿加强了中原与西南的联系,推动了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褒斜道同样有名的还有多条道路,这个沙盘就是一个形象的以汉中为中心的秦巴山区交通分布图,把穿越秦岭、巴山,由关中通往四川的最主要的七条著名栈道(统称为蜀道)标示得十分清楚。

[褒斜道]

这条红色闪亮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褒斜道,它成道早、持续久、规模大,位居“蜀道之冠”。有名的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指的栈道即为褒斜道。 《史记·货殖列传》说: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为褒斜道绾毂其口。”自汉而降,历朝历代对此道曾多次维修或修复。

[陈仓道]

又名故道、散关道、青泥道。北起秦岭主峰以北的陈仓城,大致沿嘉陵江河谷而行,南经凤县、两当、徽县、略阳等。李白《蜀道难》中所抒写的“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即为此道。这条道路最早见诸史册在秦汉之际。汉王刘邦“暗度陈仓”就走的是这条路。此路迂回曲折,里程太长,但其多沿嘉陵江河谷,较为平坦,加之自今略阳白水江镇起可以通航,因而在唐宋后,较褒斜道使用更多。

[傥骆道]

傥骆道是沿着傥水和骆水而行,因此得名。南起今洋县傥水谷口,北至今周至骆水谷。三国时,姜维伐魏,曹爽伐蜀,都是循此道而行。傥骆道是诸条道路中最为便捷的一条,但高峻艰险,非常难走,所以,作为通驿大道的时间很短。

[子午道]

古人称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故这条自长安正北正南穿越秦岭的道路,取名为子午道。当年汉王刘邦就是走这条路来汉中的,并且边走边烧,假意向项羽表白无东归之心。

以上穿越秦岭的四条道路历史上统称为秦栈或北栈。穿越巴山的有三条道路:

[金牛道]

金牛道的开辟源自于一个美丽传说。传说战国中期,蜀王与秦惠王在褒谷,打猎时相遇,秦惠王赠以黄金,蜀王也回赠礼物。不料蜀王所赠礼物不久变为泥土,秦王十分恼怒。大臣劝说他泥土代表国土,预示秦将灭蜀。秦王便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征服蜀国的办法,因不知道路,乃做石牛五头,佯言石牛能粪金,派使者告诉蜀王,说秦国打算送给蜀国五头能粪金的石牛,请他派人来接。蜀王中计,派了五个壮丁力士,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通了从四川剑门关至宁强金堆铺之间的秦蜀道路,为秦灭蜀提供了便利。此后人们就把这条道路取名为金牛道,也叫石牛道。

[米仓道]

这条道路因为穿过米仓山而得名。

[荔枝道]

当年是从重庆的涪陵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道路,因此得名荔枝道。晚唐诗人杜牧在他的《过华清宫》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把这三条路统称为蜀栈或者南栈。南栈和北栈的中转站设在汉中,所以汉中成为南北栈道的辐射中心。蜀道有三大特点:一是多为沿河道而行,选线平坦,科学合理;二是形制多样,现已发现的栈道形制在各条蜀道上都有分布,著名桥梁建筑学家茅以升称之为古代卓著的土木工程;三是栈道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其遗迹成为今天汉中及相邻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现在的蜀道已天堑变通途,108、316国道穿梭其间,宝成、阳安、西康铁路纵横交错,2007年9月底,西汉高速公路也竣工通车,再加上飞机,构成了一幅现代立体交通格局。

这一个单元是古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的主要栈道形制模型,有:标准式、依坡搭架式、千梁无柱式、石积式、凹槽式等。这些建筑是褒斜道沿途的一些邮亭驿站等,也反映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我们将要来到的是被称为“国之瑰宝”的石门十三品陈列室。本展厅的石刻,原在北距褒谷口约3公里处的石门内外及附近;石门是东汉永平六年(66)用火焚水激法修成的全世界最早的人工通车隧道。正因为如此,历代的名人文士在石门内外及其南北山崖间留下摩崖石刻、碑碣178种。1967年修建石门水库,将淹没石门一带,为了抢救这些石刻,而又无法全部凿迁,只好在1970年将最有代表性也最为珍贵的这十三通,合称石门十三品,凿迁到古汉台加以保护。1983年建成专题陈列室。由于“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早在1962年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这十三通石刻才是国宝级的文物。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

这方石刻简称为《大开通》,原来刻在石门南270米处的山崖间,人称“陕南第一古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为我国文字书体由篆书向隶属过渡时期的重要物证。铭文记载了东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六年下令广汉郡、蜀郡、巴郡率领2690名刑徒修通褒斜道并且开凿了石门的史实。其书法劲直瘦硬、健骨开张,明显具有篆书向隶属过渡的特色。清代学者杨守敬评价此石刻说: “古秀天然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草拟,此之谓‘神品’。”可见其书法价值之高。由于《大开通》的石质属于云母片岩,易风化,所以原文150多个字,目前只剩下97个字。(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

这方石刻简称《石门颂》,与由嘉陵江岸凿迁至略阳灵岩寺的《郙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是东汉建和二年(14日)刻于石门洞西壁,被称之谓“汉隶之极作”。

全文总共617个字,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丈针对当时只有子午道可行,而便捷的褒斜道却废弃不用,南北往来十分不便的现状,数次上奏请求修复褒斜道的经过,并为其歌功颂德。作者王升在文中记述的穿越秦岭巴山的几条道路,为今人研究古代交通状况提供了实证。

《石门颂》与《大开通》相比书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笔划有了明显的波折,在摩崖凹凸不平的石面上呈现出古拙自然的意趣。刻字具有明显的汉代简牍笔法,且含有特定的寓意,如“命”字的垂笔拉得很长,暗喻江山社稷和个人有生皆能够长伞不息,“升”字的垂笔则表达了书者和工匠对作者王升尊敬之意,“诵”字的垂笔表达了对这项工程的赞叹颂扬之意。杨守敬评价说:“其行必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衔秀一派,皆从此出。”清代学者张祖翼评价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奇,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上的两个字,就取自于《石门颂》,日本则将其列入中小学教科书中。《石门颂》是典型的赋颂体佳作,四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

《石门铭》刻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其书法已由隶书向楷书过渡,全文600字。铭文记述了由于南北朝对峙,造成了石门的闭塞、复开和褒斜道重修的经过,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书法具有典型的魏碑特色,是研究我国书体演变的珍贵实物。铭文文笔精炼,叙事真切,是一篇六朝骈体文佳作,向为金石界、书法界、文史界所推崇。

[山河堰落成记]摩崖

这方石刻是石门十三品中最大的,重15吨,原刻于南宋绍熙五年(1194),在石门洞口之南的山崖上。由于沿着山体而刻,故呈微微弯曲状。记载了南宋绍熙年间,山河堰被大水冲毁后,汉中官方出资主持重修的经过。是一方记事与歌功颂德相结合的摩崖石刻,全文137个字,书体为通俗隶书。

“石门十三品”堪称我国书法演变史的形象资料,其价值怎么比拟都不过分,是当之无愧的 “国之瑰宝”。难怪日本书法界友人参观后,写下了“汉中石门,日本之师”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