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寒意渐浓,但汉台区老君镇拐拐村的大健康富硒魔芋食品产业园里,却是一派蒸腾的热乎气。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崭新的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颗颗带着山野泥土气的魔芋经过精深加工,转眼就成了即将发往全国的网红休闲食品。谁能想到,这座满眼现代化的产业园,从初次洽谈到正式投产,仅用了6个月。
“这速度,是政企同心拧成一股绳拧出来的。”汉台区经济贸易局副局长谢韬回忆起项目引进的过程,至今仍难掩激动。
今年1月,汉台区政府在产业调研中敏锐捕捉到一条关键线索:安康市明富魔芋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产能突飞猛进,正急着找新址扩产。
线索就是“军令状”,汉台区立刻开启“追项目”模式——1月11日、2月6日,区级分管领导两次带队直奔企业实地考察,带着诚意与方案现场对接。
为了让企业“来得放心、建得顺利、投得快速”,汉台区火速成立大健康富硒食品产业园项目工作专班,打破以往单一分管的壁垒,审批、建设、生产、配套全链条推进。
“专班就是企业的‘管家’,从前期手续办理到工地水电保障,从设备进场协调到员工招聘对接,专班全程跟踪服务。”谢韬说,正是这种全链条闭环服务,创造了1月对接、3月组建专班、4月专班运行、7月投产的“汉台速度”。
走进产业园,1万平方米的车间宽敞明亮,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配套建设的冷库、污水处理设施一应俱全。
“项目总投资9900万元,4月开工建设,7月就实现投产,这样的建设效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产业园副总经理周益斌指着生产线介绍,目前园区已建成4条富硒魔芋食品加工生产线,不仅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自创品牌“魔小爱”的近10款产品也已陆续上线,刚一上市就收获不少订单。
“魔芋不仅是山间的‘金疙瘩’,更是健康的‘绿色引擎’。”周益斌算了一笔账:全面投产后,企业年产值将达4.4亿元,新增税收2600万元,拉动全区规上工业产值提升3个百分点。更带动600余个就业岗位,让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端稳“饭碗”。
这颗魔芋的“能量”,还不止于车间。“我们盘活了闲置的厂房和办公楼,让‘沉睡资产’重新焕发生机。”老君镇镇长朱建敏介绍,产业园规划好了全链条布局,以加工厂为核心,上游延伸至魔芋种植带动农业增收,中游食品加工构建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体系,下游拓展至服务配套促进三产提效,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双赢。
从一颗魔芋到全产业链,从闲置厂房到亿元产值,这座扎根秦巴山区的富硒魔芋产业园,正凭着一股政企同心的闯劲、全链布局的巧劲、助农增收的实劲,向着百亿级绿色产业集群的目标,稳稳迈进。
记者手记:
踏访产业园时,初冬的寒风与车间的热浪形成鲜明对比,这抹“热”不仅来自机器运转的温度,更源于产业勃兴的活力。6个月的“蝶变”背后,是汉台区“闻风而动”的招商敏锐度,是专班“贴身服务”的务实担当,更是“链式思维”的精准布局。每个细节都在诉说:当政府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当产业链条有机串联田间地头,沉睡的资源就能蝶变为振兴的引擎。这颗曾经“养在深闺”的山间疙瘩,正在现代化产业链的淬炼中,迸发出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