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扣)近年来,汉台区创新组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部门+科技部门+企业”的行业科技经纪人团队,通过整合优势力量,构建起产学研用融合新机制,为区域产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发展能级注入新动力。
“之前找技术得‘漫天撒网’,现在有团队精准对接,很快就和陕西理工大学的专家搭上了线!”陕西日新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胡加超回忆道。在团队的协助下,企业已与该校多位教授共同研发出多项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成果。这一转变,正是“行业科技经纪人团队”打通服务壁垒、搭建产学研桥梁的生动体现。
为推动企业技术突破,团队聚焦技术供需匹配,一方面推动高校院所开放科研资源、共享实验平台;另一方面打通信息壁垒,灵活采用技术成果交易、“先使用后付费”等模式,让科研端与产业端真正“同频共振”,催生出实打实的技术突破。陕西理工大学张鹏超教授“移动机器人协同控制”实验室与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联合攻关,年节约成本数百万元;西安交通大学贾康教授团队与汉江工具公司携手,针对“复杂刀具数字化设计、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复杂刀具“国产替代”,让本地企业在关键领域掌握“话语权”。
“行业科技经纪人团队不仅服务企业,也为高校科研方向提供产业需求指引。”区科技局局长李晋雯表示,团队深入挖掘企业技术痛点和人才需求,及时反馈至高校院所,推动办学定位和科研方向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衔接更加紧密。
目前,辖区高校通过动态调整专业布局,为汉台重点产业链培养高层次人才30名,组建校企见习基地5个,提升人才对产业需求的适应能力。同时,推动高校与企业建立“双向赋能、长效共赢”的合作机制,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本地高校院所已与20余家企业达成常态化合作,其中陕西理工大学6名专家与本地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成功推动“低GI黑色杂粮控糖代餐产品”等多项成果在汉台落地。
截至目前,汉台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材料3个重点领域的“行业科技经纪人团队”已实现常态化运行。团队累计走访企业73户次,收集创新技术需求25项,成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8个,以实打实的成效,畅通了产学研用各环节,为汉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