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鑫源街道出实招!江南小区党群服务站适老化改造“暖”出新高度!

    楼道转角处安装的折叠椅成为老人们的“临时驿站”,社区共享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则凝聚起邻里的温情,党群服务站用两处巧思破解了老旧小区老人的日常难题。
    “以前提点重东西上楼,中途没地方歇,真是犯愁。现在好了,这个椅子太及时了!政府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正在椅子上休息的张大爷高兴地说。与此同时,小区党群服务站的共享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香,老人们正忙着为自助聚餐准备食材。


    党建引领:瞄准老人“急难愁盼”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许多老旧小区老年人聚居,“爬楼难”“吃饭难” 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最突出的问题。翠屏路社区江南小区党群服务站通过日常走访和网格员排查,精准掌握了老年居民的需求痛点。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推出“共享厨房”和“爱心座椅”两个创新项目,切实解决老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社区党支部在资源整合、动员群众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协调物业、业委会和志愿者队伍共同参与,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为老服务新格局。

    共享厨房:小餐桌凝聚大温情
    这里不仅是老人的“暖心灶”,更是邻里互助的“温情站”。 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办生日宴,也可以AA制“搭伙做饭”,社区的一些大型活动,比如端午节的“粽子宴”,重阳节的“包子宴”也在这里举办,共享厨房开放以来累计开展6次大型活动,小型聚会30余次,参与超1500人次。共享厨房采取“三共”运行模式:成本共摊(用水用电社区补贴,食材AA制或者自备),空间共用(提前2天预约,到社区报备),成果共享(将盈余饭菜给困难老人送上门)。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更为他们提供了社交平台。通过一起烹饪,老人们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减轻了孤独感。

    爱心座椅:小设施体现大关爱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鑫源街道和翠屏路社区经过实地勘察和民意征集,最终选定了这款安全、便捷、不占空间的折叠式爱心椅。它采用高强度材质,承重力强,用时轻轻放下,不用时贴合墙面折叠,丝毫不影响楼道通行和消防安全。这些安装在楼道转角处的折叠椅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中途休息站”,大大降低了老年人因爬楼疲劳导致的跌倒风险,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歇脚港湾”。社区负责人韩海表示,“安装爱心座椅是我们响应居民诉求、推进‘为民办实事’的微观体现。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关注此类‘微空间’的改造升级,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同时,社区也呼吁广大居民能够爱护公共设施,正确使用,轻拉轻放,共同守护这份转角遇到的温暖与文明。

    “共享厨房”和“爱心座椅”虽然看起来都是“小事”,却给老年人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老人们纷纷表示:“现在上下楼方便多了,累了就能坐下歇歇”“一起吃饭热闹,还能交到朋友”“感受到了社区的关爱和温暖”。这些举措也促进了邻里和谐,增进了社区凝聚力。居民们看到社区的用心服务,也更加愿意参与到社区共建中,形成了良性互动循环。
鑫源街道江南小区党群服务站这一创新举措,用点滴改变勾勒出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