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施工,近日,中山街街道将坛东巷改造工程提前竣工,昔日坑洼不平的背街小巷变成充满烟火诗意的打卡地,实现了“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现在环境好多了,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连孩子都爱在这里玩耍。”家住将坛东巷的风景路社区居民李阿姨指着新改造的小巷笑着说。
改造前的将坛东巷道路破损、围墙老旧,存在卫生死角。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风景路社区与“双报到”单位商议将巷道改造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我们多次实地调研,精准把脉居民需求,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最终确定的方案兼顾老城特色和时代气息,想方设法推进。”风景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吴小瑞说。
为促进该项目顺利实施,中山街街道牵头建立“街道+社区+双报到单位+施工方”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破解存在问题,设立意见箱实时收集群众意见。
铺设透水砖实现全段路面翻新,采用“红砖花纹”艺术涂料重塑围墙立面,废弃轮胎改造成立体花坛,垃圾分类主题墙绘点缀其间,随着项目的建成投用,将坛东巷实现了老城韵味与现代美感相融。如今的将坛东巷,路面平整、焕新墙面与景观小品相映成趣。
将坛东巷改造工程的实施是中山街街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以来,中山街街道以城市“微改造”为切口,针对商户经营需求与居民生活难题,先后完成银滩路、禹王宫巷等3处“微改造”项目,升级公共照明、修缮道路、打造特色打卡墙、增设夜景灯光设施,惠及五千多户居民,取得让群众可感可及的学习教育成果。
“中山街街道党工委坚持开门教育,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中山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超说,未来将全面推广“微改造”经验,持续用“绣花功夫”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