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产城融合 以商兴村

——汉台区铺镇新桥村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记者崔慧芬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车水马龙的汉台区铺镇新桥村。道路两侧的商铺陆续打开门,铝合金加工厂的切割声、农贸市场的叫卖声、早餐店的煎炸声交织成集镇晨曲。这个城东进出汉中市区必经之地的村落,正以独特的区位优势盘活资源,蹚出一条“产城融合、以商兴村”的发展新路。

闲置资源盘活了,村民口袋鼓了,村子也越来越美了,干了10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正富,看着村子慢慢变化,心里盛着满满的成就感。
新桥村凭借108国道与西汉高速交会的区位优势,早在20年前就嗅到了商贸经济的机遇,旧轮胎加工厂等一批工厂兴盛,可村集体的账面上却多了一笔环境欠账。
近年来,村集体关停了污染环境的企业,探索产业绿色化转型。2013年旧轮胎加工厂被关停了,村两委在原厂厂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华盛超市,这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超市,是目前该镇最大的超市,为当地村民提供了70多个就业岗位。
在华盛超市生鲜区,老员工唐丽码放蔬菜的动作干脆利落。“超市开业我就过来上班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每月有2600元工资,老板还给我们交了社保,从家走过来只要5分钟,既赚了钱也照顾了家庭,我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盘活资产像下棋,要走一步看三步。”李正富说,这些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陆续招引了木材市场、家具厂等企业落户辖区,村企融合进一步带动了村内就业及周边住宿、餐饮等配套产业发展。
“我们在搞好水、电、路等配套建设的基础上,一直不断优化服务,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李正富说,我们的做法是实行“党建+三长制+协会”管理模式,将新桥村集镇区域道路确定1个路长、4个街长、13个户长,进行网格化管理,通过户长带动62名党员干部与挂钩联系的300余个商户结对包抓,结合陕企通APP定期入户走访,深入了解商户需求,在办企办证、装修建设、生产经营等各个营商环节做好帮扶助力。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下,如今,该村私营经济达230多户,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产业枝繁叶茂,村集体资产突破6000万元。
李正富在村集体资产台账前向记者介绍:“100亩流转农田变身葡萄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7.6万元;占地20多亩的木材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3.285万元;占地15亩的农贸市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3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240万元。”
集体经济“腰包”鼓了,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了。村上通过联建联用的方式,新建新桥村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站,帮助村里棚改项目失地农民解决再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全村800多名劳动力大部分实现就业。
“集体经济越有效益,反哺惠民越有底气。”李正富说,这些年村上实施了道路拓宽和白改黑、自来水管道改造升级、新建改建停车场等民生项目,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说起村里的变化,广大村民连连点赞:“不光生活环境好了,每年我们还能拿到分红,60岁以上老人年年都有慰问金。”
夜色渐至,108国道的车灯汇成流动星河,映照着商铺林立的街道。李正富展开新的规划图,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村民创业,通过招商引资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拓展新业态……这个城乡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正朝着打造汉中东部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