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伟 赵若帆)近日,市卫健委与市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全面加强首诊与转诊服务工作,推动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格局。
优化转诊流程。建立“基层首诊病种”和“县级外转疾病目录”,常见病、慢性病在乡镇或社区就能看;复杂病、大病按目录有序上转。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统一设立“转诊服务中心”,建立群众转诊的“服务前台”,专职人员帮助患者联系上级医院、协调号源和床位,简化患者转诊流程。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跟踪随访,指导基层医疗机构为转诊患者后期康复提供用药、健康管理和康复服务,推动“医院—社区—家庭”无缝衔接。部分患者还可通过“互联网+护理”等方式,享受上门延续性服务。
减轻群众负担。通过转诊渠道就医的患者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确保不再因程序繁琐耽误患者治疗。县域内转诊至医共体牵头医院免收挂号费,48小时内上下转诊住院的,起付线也有相应减免,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各医院还将建立“域外专家库”,通过名医工作室、远程会诊等方式,让省级、市级专家资源服务基层。群众在县级医院也能预约到外地专家,减少奔波和额外开支。
截至目前,市中心医院、三二〇一医院、市中医医院等19家医疗机构在门诊区域设置转诊服务中心并正式运行,逐步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让市民看病更方便、更放心、更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