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汉台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十五分钟,“圈”出幸福生活

—— 探访汉台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民生温度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明确将在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的基础上,重点优化品质服务供给,提出打造“银发金街”“童趣乐园”,推动民生服务升级。这股政策东风,正与我市汉台区的生动实践不期而遇。
暖心服务圈:“养老不离家”照进现实
在汉台区七里街道,92岁的赵奶奶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便民生活圈带来的温暖。每天中午,她安坐家中,“社区儿女”小张轻车熟路地送来还冒着热气的午餐。“以前做饭糊弄,现在顿顿有营养,真是享福了。”赵奶奶拉着七里万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朱丽瑞的手感慨道。
这支被老人们亲切称为“儿女”的服务团队,每周两次上门进行轻度保洁,每天配送午晚餐,还会应季帮忙收纳整理、更换被褥等。更让子女安心的是24小时睡眠监测系统——通过毫米波技术感知老人起居状态。“既保障安全,又保护隐私。”朱丽瑞介绍,中心不仅提供生活照料,更注重精神关怀。每月组织文艺观影、修脚义诊、便民理发、短途旅游等活动,并开设反诈宣传、理疗保健、艺术课程等特色服务,让老人们真正实现了“养老不离家”。
10月13日上午,七里街道海韵晶城小区的万福养老服务中心暖意融融。有的老人在理疗室做按摩,有的在书画室挥毫泼墨,社区食堂里饭菜飘香,等待老人们用餐。
楼下的“七小里”社区食堂,是一座功能复合的二层小楼——它不仅是解决三餐的食堂,也是老年大学的课堂,还是党员活动的阵地。这种“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模式,正形成覆盖城区的“15分钟就餐圈”。
汉台区七里两山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佳表示,社区食堂是便民生活圈的关键一环,尤其精准服务“一老一小”群体。2023年,街道通过红色物业公司整合资源,在生活圈内新建社区食堂,既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又为快节奏的年轻人提供了便利。
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步行15分钟范围内,不仅要有超市、菜市场、理发店等基本保障,还要有养老、托育、文化等品质服务——这个“圈”正悄然提升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
文化烟火圈:书房与市场编织社区温情
距万福养老服务中心百米之处,七里城市书房的灯光亮至深夜。暑期,孩子们在这里写作业、做手工;老人们来缝补衣物、参加读书会。负责人陈耀祺和伙伴们用竹编、黏土等手工艺课程,织就了社区文化的温暖底色。
“这里既是阅读空间,也是创意复合中心。”陈耀祺介绍,这个书房与汉台区图书馆通借通还,免费向居民开放。除了基础阅览,还提供手工沙龙、作业辅导、简单缝补等便民服务。“我们不只是提供空间,更致力于营造情感联结。”陈耀祺说,当孩子们在“变废为宝”课程中创造笔筒,当亲子家庭共读一本好书,这座书房已然成为社区文化生态的关键节点。
一墙之隔的“潮汐市场”,佐证了烟火气与城市管理并行不悖。
每天早上6点,光明路夜市变身“潮汐市场”,果蔬摊贩准时出摊,早市结束后场地恢复整洁;下午5点,餐饮摊主陆续登场,夜市热闹开张。同一空间,通过分时管理服务不同需求。七里街道创新推行“四横两纵”潮汐市场布局,通过“定时间、定区域、定业态”管理,让381个摊点找到了合法经营空间。
罗佳介绍,200余万元的投入不仅完善了硬件,更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从光明路夜市的30个餐饮摊点,到前进东路容纳70个摊位的果蔬区,再到花市集文创区,这些“潮汐式”存在的市场,既保留了城市烟火气,又提升了城市管理能力。
以服务群众为导向,“七小里”等品牌的便民生活圈,正通过万福养老、社区食堂、城市书房、潮汐市场、花市集改造等载体,扩容植入居家养老服务站、群众艺术中心、康复诊疗站等特色服务,全方位满足居民购物、就医、养老、娱乐等多元需求。
全域幸福圈:多元业态绘就民生同心圆
汉台区的探索,正是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缩影。截至2025年,全区已建成2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这些生活圈不仅涵盖超58种业态,更创造了8136个就业岗位,年营业额达2.65亿元。
在全区范围内,“14+2+N”就业服务网络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创业就业服务中心”抖音直播间已提供岗位超4万个;在七里街道,红色物业“七礼万泽”精准破解服务群众的“最后15米”;北关街道的“北关职达”平台,通过“数据实时流转、服务即时响应”模式,已成功为85人匹配岗位。
文化服务同样精彩。26个图书馆分馆、5座城市书房构建起“15分钟阅读圈”,“汉图讲坛”“木兰读书会”等品牌活动让书香弥漫街巷。特色街区建设带动新引进商户130余家,夜间经济、文创市集激活消费新动能。
在“一老一小”服务方面,汉台区55个日间照料中心实现社区全覆盖,26所托育机构提供3004个托位,每千名婴幼儿托位数超省市平均水平。20个老年助餐点、5家区直属医院、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共同撑起全龄友好的民生保障网。
在促销惠民方面,全区统筹动员商超、社区商业中心等市场主体,将便民服务与促消费深度融合,通过多场景活动赋能,打造全龄段便民体验。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商文旅体融合促消费活动153场次,发放惠民消费券150万元,直接带动消费7155万元。同时,各大商超配套设立便民服务区,新增微波炉、电子秤、茶水等设施解决即时需求,打造“便民+消费”一站式体验。
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生活半径,画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同心圆。正如商务部通知所展望的,当“银发金街”遇见“童趣乐园”,当“小修小补”回归社区,当养老助餐成为标配,这种“圈”出来的幸福感,正成为城市文明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