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细胞”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
时间:2025-08-29 15:32:12
来源:汉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访问量:
时间:2025-08-29 15:32:12
来源:汉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访问量:
家庭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更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近年来,区妇联切实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构建“宣讲浸润+多方参与+品牌推动”三维家庭工作培育体系,推动优良家风与党风、政风、社风深度融合,以“小家”的幸福美满,汇聚成“大家”的和谐稳定。

传播“家”文明,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思想根基巾帼宣讲,倡导新风。组建“汉中女子”家风文化宣讲队,进村(社区)、企业、校园、小区等开展好家风宣讲等活动。联合区委宣传部等部门举办“献给祖国的声音”朗诵大赛、“送法进万家 家教伴成长”等活动。
联合区教体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程竞赛活动,扎实推进全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线上依托“汉中女子”微信公众号,开设“家风家训润汉台”“家风馆”等栏目,常态化刊发红色家风故事、《习近平走进百姓家》亲子共读,展播优良家风故事等。线下开展“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家风故事宣讲、“巾帼绽芳华 书香润人生”读书分享会、“木兰妈妈讲故事”“汉中女子禾苗课堂”等活动60余场,传承家德家风,弘扬社会好风气。融合共建,汇聚清风。与区纪委监委联合开展“德润汉台·清廉家风”暨“清风·家工程”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选树“最美清廉家庭”典型、“讲清廉家风党课”、创建“廉洁文化进家庭”工作示范点、连年召开家风话廉座谈会、开展“清廉家风大讲堂”,引导全区广大家庭特别是党员干部家庭以好家风涵养好正气。
凝聚“家”合力,抓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关键创新方式,化解矛盾。
创新家事调解新方式,以木兰花开家庭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妇联干部+社工+志愿者”模式,完成区婚调委和区妇联12338维权服务中心入驻区综治中心,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与公检法司分别联建妇儿维权服务中心、少年法庭家庭教育指导站、“木兰姐姐”家事调解室、“检护未来·木兰姐姐”工作室等,共同发力化解家事纠纷。建强阵地,激发活力。深化“德润汉台”家风培育品牌,建成汉台区家风馆、家风广场、家风街区、数字家风体验馆、家庭家风馆等“家”阵地,常态化开展家庭家教家风主题宣传、家风研学活动等100余场次,已有10万余名群众、党员干部、中小学生收获心灵浸润,得到家风启示。公益联建,赋能治理。成立区家风文化研究协会,征集优秀家风家训故事、举办“传承好家风,凝聚家国情”家风文化主题书画展览等活动。牵手12家社会组织组建区妇联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发展联盟,通过能力建设、项目支持、资源链接等服务,先后争取了“一个鸡蛋”“壹基金温暖包”“音乐教室”“母亲水窖”“木兰夕学”等公益项目落户汉台,以惠民实事不断增强妇女儿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打造“家”品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质效“木兰姐姐”,柔性服务。
精心打造“木兰姐姐”柔性服务品牌,推行“1+6+N”服务模式,发挥妇联1个核心枢纽作用,打造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政策解答、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6项服务和组建N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的多元服务体系,开展各类线上线下主题活动90余场次。区妇联“木兰姐姐”柔性服务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工作法获陕西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爱心妈妈”,接力关爱。组织全区152名困境留守儿童与“爱心妈妈”完成结对建立关爱台账,举办“木兰妈妈·禾苗课堂”关爱慰问暨“木兰妈妈”赋能培训,真诚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广泛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真情相伴护成长”汉中女子爱心妈妈寒暑期儿童关爱活动。女童保护,守护成长。联合区教体局在全市率先实施“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一校一师项目,将儿童防性侵课程列入全区中小学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建立22个“木兰姐姐”女童保护工作室,培养选拔36名志愿者讲师,累计开展防性侵公益讲座86场次,受益儿童达6300余人。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下一步,区妇联将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凝聚立德树人、引领风尚的时代责任,不断探索培育“家风”品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落地生根。